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出,耳鳴持續出現,可與耳水不平衡
耳鳴,相信大部分人都試過,但有時候未必是小事一樁,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出,耳鳴持續出現,可與耳水不平衡、鼻咽癌有關,而初期弱聽耳鳴更可算是最常見的警號,若耳鳴症狀愈來愈嚴重,就要留意了。
正常人都會有耳鳴
正常人都會有耳鳴,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嘉輝表示,其病理定義是:無外在聲音影響下,腦部仍會聽到的聲音,便謂之耳鳴。此狀況可分為兩大類:一、主觀性耳鳴:只是當事人聽到,外來人或儀器聽不到,佔耳鳴比例大多數;二是客觀性耳鳴:使用聽筒等儀器,可檢測到發出的聲音,如聲音從頭頸血管、牙骹、肌肉痙攣抽筋而來,這方面較少見。
任何人都會出現耳鳴,就算是聽力健康的正常人
任何人都會出現耳鳴,就算是聽力健康的正常人,例如當去到幽靜地方如有隔音設備的房間。「當人體接收到外來信息(聲音)時,不察覺到耳鳴的存在而已,所以耳鳴是任何人都會出現的症狀。」
耳鳴普遍
耳鳴普遍,但黃醫生指有些人會特別多見並察覺問題,如一些初期弱聽的長者,年紀漸長聽力衰退,接收外界信息減少,自然地腦部接收耳鳴的信息增加。
耳鳴兼有其他症狀要留神
部分罕見病與耳鳴有關,有些病人除耳鳴外,兼有頭暈和耳脹情況,或是耳水不平衡所致,而且會有聽力變差徵狀。另外一些耳疾如中耳空間發炎、耳膜穿透,同樣會令聽力變差引致耳鳴。
耳鳴到哪程度需要去求醫?黃醫生說:「除耳鳴外,有無伴隨其他症狀,如只是間歇性只聽到一下抑或是持續聽到耳鳴,若是後者兼加上其他症狀如弱聽(如單邊弱聽)、耳脹、頭暈,都需要進行檢查。」
誤解逐一拆解
原來大眾對耳鳴的誤解頗多,在網上找到包括「耳鳴一世都治不好」、「鳴久必聾」、「耳鳴就是耳中風」,以上3個說法都有偏頗,黃醫生逐一拆解:「雖然現今醫學暫未有一特定方法、手術使耳鳴完全消失,處理方法是先檢查當事人有否其他耳疾問題,如與弱聽有關,是中耳問題抑或是年紀聽力退化所致,若是聽力神經綫受損,有可能未能逆轉,令耳鳴得不到改善。當長者有聽力退化、聽東西差,佩戴助聽器後耳鳴的察覺度會驟減。因此我們不能令耳鳴消失,而是要接受它與之共存,調整自己心情也能減少困擾。」
日常護耳須知
儘管難以防止耳鳴出現,但黃醫生指日常好好保護耳朵健康是必須的。「當聽力受損了,未必能補救,不論是工作導致的噪音、平日戴耳筒聽歌、打機、煲劇,開得太大聲及長時間使用,都可以令聽力受損,導致耳鳴。」另一要提醒是耳朵勿用外物如棉花棒清潔,此舉只是把耳垢推入耳膜,有機會令耳道發炎及耳膜破損,同樣有機會令聽力受損。
他說耳朵的特性能自然把污物、油脂、皮屑往外推,如發現耳垢在耳孔口溢出,輕輕用紙巾清潔便可。若覺得油耳難清潔,可定時找醫生以吸管工具吸出污垢。至於市面有溶劑聲稱能把耳垢溶解吸出,黃醫生指此法有好有不好,正常耳朵使用沒大礙,若本身耳膜穿了而不自知,再擠進此類溶劑,有機會引致中耳發炎。
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原文: https://wealth.hket.com/article/3231029/【健康增值】耳鳴症狀愈來愈嚴重%E3%80%80未必是小事一樁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