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男子鼻塞牙痛揭患鼻咽癌3期

男子鼻塞牙痛揭患鼻咽癌3期

經常鼻塞、鼻水倒流,很可能患有慢性鼻竇炎,若長期置之不理,隨時導致鼻咽癌。有醫生引述個案,一名50歲男子患有鼻竇炎,其病情一直反覆,及後左邊上排牙齒突然出現劇痛,求醫竟證實患上鼻咽癌第三期,同時強調曾有研究指出,患有慢性鼻竇炎的人士若長期不接受治療,罹患鼻咽癌的機率高達5倍以上。

牙痛求醫揭患鼻咽癌

耳鼻喉科醫生吳昭寬在節目《健康2.0》上表示,該名男子早前來求診,便坦言想治療鼻竇炎,追問始發現他曾因鼻竇炎問題接受開刀手術,惟術後因未有護理好,導致病情反覆,氣餒之下決定置之不理。及後男子的左邊上排牙齒突然出現劇痛,甚至無法吞嚥進食,遂立即求醫。

吳醫生表示,慢性鼻竇炎其實甚少出現如此嚴重的症狀,最多會引起腫脹,但不至於劇痛。醫生隨後安排男子接受內視鏡檢查,結果發現鼻腔內有一大團果凍狀的物體,用儀器推開後竟看到猶如「紅色火龍果」的景象,切片檢查後證實患上鼻咽癌3期。

急性鼻竇炎5大症狀

吳醫生提醒,鼻竇炎有分成急性及慢性,兩者的症狀分別如下:

  1. 持續嚴重頭痛 眼眶周圍紅腫熱痛
  2. 視賢異常、視力模糊、眼球移動會痛
  3. 痙攣
  4. 頸部僵硬、肢體麻痺

慢性鼻竇炎8大症狀

至於慢性鼻竇炎則有以下8大症狀:

  1. 鼻塞
  2. 鼻涕濃稠倒流
  3. 嗅覺異常
  4. 臉部或眼晴周圍脹痛
  5. 竇性頭痛 (sinus headache )
  6. 口臭了
  7. 喉痛咳嗽
  8. 疲勞

單邊耳塞極高危

吳醫生同時強調,曾有研究指出,患有慢性鼻竇炎的人士若長期不接受治療,轉變為鼻咽癌的機率比正常人要高5倍以上。而中山醫院耳鼻喉科醫生江秉穎則補充,鼻咽癌症狀有時不太典型,一般人都認為是容易流鼻血,但事實上更多是單邊耳塞,直到耳朵下方出現腫塊才開始鼻塞,惟這通常代表癌細胞已轉移至頸部淋巴結。

延伸閱讀:鼻咽癌4大成因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鼻咽癌是鼻咽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這種惡性腫瘤的患者以男性居多,而且較常見於中國南部,特別是廣東人士。

鼻咽癌主要成因有以下:

1.某些飲食習慣或食品
鼻咽癌成因例如:進食大量鹹魚及煙薰食品
2.病毐感染
鼻咽癌成因 例如:非洲淋巴細胞瘤病毐
3.吸煙

鼻咽癌8大症狀

台灣中山醫院耳鼻喉科醫生江秉穎早前曾分享病例,一名18歲男患者不煙不酒,某日突然鼻塞及單邊耳塞。起初求醫,醫生均診斷為普通感冒,並獲處方感冒藥;未料再次檢查時,竟證實患上鼻咽癌。

江醫生提醒,一旦出現以下8大症狀,很可能是患鼻咽癌的先兆:

  1. 鼻涕或痰帶有血絲
  2. 單邊耳塞或耳鳴
  3. 膿鼻涕、鼻涕倒流、鼻塞
  4. 反覆流鼻血
  5. 頸部有腫塊
  6. 單邊頭痛
  7. 臉部麻痺
  8. 複視

常吃醃漬食物恐增患鼻咽癌風險

台灣大學醫院耳鼻喉科教授婁培人曾指出,鼻咽癌成因主要有3個:基因遺傳、EB病毒感染(人類疱疹病毒第四型感染)、醃漬食物,原因如下:

  1. 基因遺傳 有鼻咽癌惠者,家族中同惠鼻咽癌的人可多達7人或以上
  2. 2. EB病毐感染 EB病寿 (人類疱疹病毒第四型)普遍存於社會中,幾乎不可避免。部份人感染EB病毐後癌變這興基因痛關。
  3. 醃漬食物 不建議幼兒時期 進食醃漬食物,尤其剛斷奶、進食幼童副食品的時候。
    因為年紀小時,已經常吃這些發酵食物,患鼻咽癌風險可高達7倍。

這類食物含有大量亞硝酸鹽,屬於致癌物。若本身個人基因有弱點,無法對抗EB病毒的同時,又進食大量醃漬食物的話,患鼻咽癌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很多。

但婁培人指出,這不代表不能吃醃漬食物。因有研究發現,成年人吃醃漬食物後,誘發鼻咽癌的風險相對小。他提醒,若有遺傳基因、EB病毒兩大因素,再加上幼兒時期已進食大量醃漬食物的話,患鼻咽癌風險十分高。

預防鼻咽癌方法

衞生署指出,市民可透過以下方法預防鼻咽癌:

鼻咽癌預防方法
保護鼻腔及喉部方法

保護鼻腔及喉部
避免進食鹹魚或煙薰食品

保護鼻腔及喉部
不吸煙

如懷疑自己患上鼻咽癌應怎辦?
若察覺以上任何徵狀,請立即就醫。

    【鼻敏感纏擾】忽視鼻敏感,恐易患支氣管性哮喘

    忽視鼻敏感恐易患支氣管性哮喘

      原文: https://www.stheadline.com/health-edu/3177080/鼻咽癌男子鼻塞牙痛揭患鼻咽癌3期-醫生揭出現1情況風險高5倍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