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要注意!出現吞嚥困難經檢查竟然是這個癌症中晚期

要注意!出現吞嚥困難經檢查竟然是這個癌症中晚期

有1位60歲男性,有吸菸,喝酒習慣,因吞嚥困難、甚至咳嗽中帶血,檢查後才發現是食道癌,且已走入。依國健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875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9歲,約有7成個案發生於50到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

台灣癌症基金會說明,食道癌到了晚期,腫瘤變大造成管腔狹小阻塞,會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大多數病人吞嚥時,會感到食物卡在喉部到上腹部之間。其他症狀有吞嚥時會痛、食物逆流或胃酸逆流等,嚴重時甚至會咳血、吐血、解黑便等。

不只罹患食道癌會吞嚥困難 中風也有可能

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文龍表示,食道是類似雨傘套的器官,平時是扁的,僅有吞嚥時才會產生波浪狀收縮,將食物慢慢壓到胃部。許多病人通常都會到了食道癌中晚期,出現「吞嚥困難」症狀時,才驚覺罹癌。許文龍表示,吞嚥的動作相當複雜,牽扯口腔肌肉反射與喉頭肌肉壓縮,才能將食物往下推,而會造成吞嚥不順暢原因很多,例如中風過的病人,以及口水與腺體分泌因乾燥症受影響的病患。另外,內視鏡很難看到很深的位置,所以要發現食道癌並不容易。多數情況下,只有在病人吞嚥很困難時,才會動用電腦斷層等方式檢查。談到食道癌的高危險因子,飲食可說是其中影響最大的因子之1,如吃很燙的飲食、喝烈酒、吸菸或嚼檳榔,再者是吃下亞硝胺類食物,都可能罹患食道癌。食道是層很薄的黏膜,食物經過所產生的壓縮與摩擦,會使食物產生化學變化,而摩擦的過程中會產生刺激,對食道有傷害。不過,許文龍補充,雖亞硝胺類導致食道癌是經過科學證實的,但是不多見,臨床上還是以熱食與烈酒引發食道癌的案例偏多。

預防食道癌很簡單! 國健署3項提醒要謹記

國民健康署表示,食道癌尚無有效的篩檢工具,提醒民眾應及早遠離風險因子(菸、酒、檳),養成規律運動與正常生活習慣。此外,也提出3大減少食道傷害的養生之道,秘訣如下:

▸1.盡量少吃過燙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建議民眾應等食物稍微溫涼後再食用為佳。

▸2.戒除菸、酒、檳榔,減少含亞硝胺食物:

抽菸、飲酒及嚼檳榔是多種癌症的共通風險因子,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長期食用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因其含亞硝胺,將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

▸3.重視身體症狀:

食道癌症狀為吞嚥困難、胃食道逆流、火燒心、聲音沙啞、胸後痛、體重減輕、上腹痛及久咳等,如有上述症狀,務必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把握治療黃金期。

原文: https://ctinews.com/news/items/zMW5vwQLaN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