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空氣污染和霾害問題加劇,鼻腔容易累積灰塵、花粉和細菌,進而引發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不適症狀。醫師指出,當髒汙過多或具傷害性時,可能影響鼻腔黏膜的清除及保護功能,可適時用洗鼻器來幫助清潔鼻腔,但切記不能用自來水,以免造成鼻腔感染。
洗鼻器屬第一等級醫療器材
如裝置內含沖洗溶液或洗鼻鹽,則屬第二等級醫療器材,透過洗鼻器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可以幫助清除過敏原、灰塵等有害物質,緩解過敏反應,改善鼻塞和流鼻水等不適,有助過敏性鼻炎患者舒緩症狀。
洗鼻子屬於保養行為
並非治療,主要是緩解症狀,如果是急性感染鼻竇炎或感染流感而有鼻塞、流鼻涕症狀,一樣可以使用洗鼻器舒緩不適,但仍應就醫搭配正確治療方式及口服藥治療。
用洗鼻器
要搭配水溫30到35度的生理食鹽水進行清潔,將洗鼻鹽溶解在蒸餾水、過濾水中,姿勢為頭部向前傾,把洗鼻器出水口對準一側鼻孔,輕輕擠壓讓鹽水進入鼻腔,操作時避免水流過急過猛,要注意使用時可能會流入口腔而嗆到,所以要微張嘴巴輕輕吐氣。
若使用後出現出血、耳朵悶痛狀況,應儘速就醫。洪偉誠提醒,洗鼻器不能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含微生物,可能造成鼻腔感染,應使用過濾水、蒸餾水或煮沸的水,也不能使用茶水或眼鏡用生理食鹽水,使用頻率上建議每天用1到2次,不要過度洗鼻,恐引起鼻腔乾燥或刺激。
鼻出血|流鼻血

原文: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903252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