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用棉花棒挖耳的習慣,惟挖耳或會增加耳朵「發霉」的風險。台灣一名婦人日前出現咳嗽和耳痛,自行買成藥治理反致情況惡化,檢查後揭耳道受霉菌感染,耳膜更因而出現破洞,醫生認為是跟使用棉花棒清理耳垢有關。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台灣耳鼻喉科醫生李瑞文近日分享病例,指一名56歲婦人平日習慣以棉花棒清理耳垢,早前出現咳嗽、耳痛並流出分泌物,惟因新冠肺炎關係不敢到醫院求醫,遂自行到藥局購買成藥及耳藥水。然而,一個月後悶塞感加劇,甚至出現耳鳴和聽力變差,於是在3月中到醫院求診。
經內視鏡檢查後,醫生發現其外耳道布滿雪花般的霉菌,以抽吸管移除菌絲後,耳道深處還有黏稠膿液,而且左耳耳膜內更因感染,出現一處微小破洞,經抗生素藥物及抗霉菌藥膏治療後,兩個月已康復。
李醫生指出,耳內感染後會出現痕癢、潮濕、悶脹感,許多患者自行買耳滴劑治療,反而易令患處惡化,延誤就醫可致聽力障礙、耳鳴,嚴重更可導致面癱,甚至顱內感染。他又提醒,不少人愛以棉花棒清潔耳朵,但是棉花棒會將空氣中的霉菌孢子送進耳內,
「耳垢其實是由外耳道耳垢腺所產生,本身是弱酸性,有抗菌、保護異物進入耳道的機制,不需要特地清耳垢,平常講話、咀嚼、走路等晃動時,耳垢就會自己掉出來。」
3點預防耳朵發霉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德彰早前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耳道受真菌感染十分常見,主要症狀包括痕癢、流膿或耳鳴等,如長期沒處理,或會令耳膜穿孔、影響聽力,
耳朵發霉常見原因
- 游水後耳道內存積水
- 使用耳塞或耳機但沒有清潔
- 使用助聽器
- 長期使用抗生素藥水滴耳
- 使用受霉菌污染的棉花棒
黃醫生提醒如要避免耳朵發霉,平日應保持耳內清潔,並要好好清潔放入耳內的物件,建議可跟從以下3點作出預防:
- 避免外耳道入水
游水時可佩戴耳塞,防止入水。如果外耳道入水,水會停留於外耳道內,不會流進中耳,只要側頭讓水流出,再用紙巾印乾便可。
- 戒除挖耳習慣
耳道本身能自動排出耳垢,除非有耳道較窄等問題或曾進行手術,否則毋須特別清理耳垢。盡量避免用耳挖、棉花棒等工具挖耳,如堅持用棉花棒清潔,則要避免把棉花棒放於浴室,因其環境潮濕,容易令棉花棒滋生霉菌。
- 定期清潔耳機或助聽器
耳機或助聽器容易藏污納垢,使用後宜用酒精消毒,以免把霉菌帶進耳道。
原文: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76525/長期用棉花棒挖耳清耳垢%20致耳道長滿霉菌流膿%20%20婦人咳嗽耳鳴聽力變差【3點預防耳朵發霉】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