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長期鼻塞、流鼻血竟為鼻腔鼻竇腫瘤!危險因子及治療方式一次了解

長期鼻塞、流鼻血竟為鼻腔鼻竇腫瘤!危險因子及治療方式一次了解

一名 56 歲男性長期抽煙,且右側長期鼻塞,不時有流鼻血的情況,但並未就醫,某次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意外發現右側鼻竇腫瘤,經內視鏡下切片確診為右側鼻竇神經內分泌瘤,發現時已侵犯至顱底。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育霖指出,常見的鼻科疾病主訴包括鼻塞、流鼻水、膿鼻涕、鼻涕倒流以及臉部脹痛、嗅覺異常、咳嗽、發燒、喉嚨痛、耳朵脹痛、頭痛、眼睛脹痛或流鼻血等症狀,大多都是慢性鼻炎、急性鼻竇炎或鼻中膈彎曲等常見疾病;但若症狀長期未見改善,則有可能為鼻部腫瘤。

他指出,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約佔上呼道腫瘤的3%,其中又以男性較容易發生,其他危險因子如煙霧及木屑暴露、皮革鞣製、化學製劑暴露及抽煙者。

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常見症狀和鼻科常見病狀差不多,不過嚴重者可能有臉麻、眼瞼下垂、結膜水腫、眼球活動異常、臉頰腫塊或牙齒鬆動等症狀,此外,有一成的患者為無症狀者,容易導致延誤診斷。

內視鏡檢查著判斷鼻腔、鼻竇腫瘤

要如何診斷出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余育霖醫師分享,經醫師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後,最重要的是接受鼻腔及鼻竇內視鏡檢查,評估後可在內視鏡導引下進行切片檢查以確認診斷;另外可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核磁共振檢查或是正子斷層造影進行全面性的評估。

而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依據不同的鼻腔及鼻竇腫瘤細胞形態,治療方式有些許不同,通常鼻腔及鼻竇腫瘤局部或遠端轉移的機會皆不高,余育霖醫師進一步說明,傳統上腫瘤切除為經由顏面部的側鼻切開術,隨著醫療的進步,大多數的腫瘤可以藉由內視鏡手術進行切除或減積,必要時輔以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達到良好的疾病控制。

他也提醒,與全身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一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較好;倘若延誤診斷,越容易產生大量出血、腦膜炎、腦脊髓液滲露、視野缺損、中耳炎或骨骨髓炎等嚴重併發症。

余育霖醫師表示,「鼻腔及鼻竇問題可大可小,初期大多可藉由口服藥物或是鼻內噴劑改善;倘若症狀長期用藥未見改善,應至耳鼻喉科門診就醫接受內視鏡檢查,儘早確立診斷儘早接受治療。」

原文: https://heho.com.tw/archives/254877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