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鼻咽癌難發現 留意6症狀

鼻咽癌難發現 留意6症狀

以韓劇「繼承者們」竄紅的韓星男星金宇彬,2017年罹患鼻咽癌,當時才27歲,在歷經三次抗癌治療、35次放射線治療,兩年半後終於戰勝病魔,順利復出。

金宇彬最初症狀為流鼻血,他在拍戲時常常流鼻血,原本不以為意,以為只是經常熬夜、工作太累所致,在影星李秉憲建議下,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罹癌。

頸部腫塊 恐轉移至淋巴

事實上,鼻咽癌好發於亞洲人,其中又以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盛行率最高,如廣東、福建、台灣,又稱為「廣東癌」,且男性多於女性。

與肝癌、胰臟癌相似,鼻咽癌同屬「無聲的癌症」,罹癌後症狀表現不明顯,一旦出現流鼻血及頸部腫塊等症狀,接受診斷時,病程大都來到中晚期,其中以頸部腫塊為最大警訊,此時,癌細胞已轉移至頸部淋巴結,必須治療。

吃醃漬物 罹癌風險高7倍

台灣鼻咽癌治療權威、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罹患鼻咽癌原因有三:

基因遺傳

如一親等內家屬罹患鼻咽癌,則罹癌風險為一般人的19.2倍。研究指出,廣東人、台灣人即使到美國生活,並不會降低鼻咽癌風險,由此可見,此癌症與基因密切相關。

EB病毒感染

幾乎每一個鼻咽癌患者體內都感染過EB病毒,因此,該病毒為罹癌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帶有此病毒就會罹患鼻咽癌,另與基因變異、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

醃漬食物

研究發現,剛開始吃副食品的嬰兒常吃泡菜、醃蘿蔔、醬菜等醃漬食物,則日後罹患鼻咽癌的風險為一般人的七倍。調查也發現,客家人罹患機率較高,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因嗜吃鹹魚、鹹菜等醃漬品。

由於南韓民眾喜歡吃泡菜、醬菜,則正可解釋為何金宇彬27歲即罹患鼻咽癌。

無疼痛感 腫瘤在鼻腔深處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教授黃祥富表示,鼻咽癌位置在鼻腔深處,差不多就在做新冠病毒PCR及快篩時的採檢棒深入鼻腔的位置,透過鼻咽內視鏡檢查,就能察覺異狀,只可惜鼻咽癌症狀不明顯,即使病程已是第三、第四期,患者也不覺疼痛不適。

台灣癌症基金會整理出鼻咽癌六大症狀,分述如下:

頸部淋巴腺腫大

此為最常見及最早出現的症狀,通常不覺疼痛,腫塊忽大忽小。

頭頸部區域疼痛

不少病人單側頭痛。

口鼻部的出血

早晨第一口痰帶有血絲,及經常流鼻血。

鼻或鼻咽症狀

鼻塞、鼻咽或膿性鼻漏。

耳部症狀

聽力障礙、耳鳴及耳阻塞感。

神經症狀

鼻咽癌侵入顱內造成顱神經麻痺,產生複視 。

40歲以上男性、淋巴腫大、鼻涕痰液帶血絲,應速就診。

黃祥富表示,如有上述症狀,應該至耳鼻喉科就診,只要透過鼻咽腔內視鏡檢查,即可發現異狀。進一步確診則需病理切片,樣本送至病理科化驗檢查。至於電腦斷層、鼻咽腔雙重造影、核磁共振等,則為輔助檢查的工具。

至於哪些人屬於鼻咽癌高風險族群,黃祥富指出,鼻咽癌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提醒中老年男性,如有淋巴腫大、鼻涕痰液帶有血絲,以及耳朵悶塞等症狀時,就應至耳喉鼻科就醫。

「鼻咽癌是可被治癒的腫瘤。」婁培人說,五成以上鼻咽癌病患於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但治療效果不錯,透過放射線治療合併化療,不論病程為第一期,或是第四期,治癒率可達七至八成。

【鼻敏感纏擾】忽視鼻敏感,恐易患支氣管性哮喘

忽視鼻敏感恐易患支氣管性哮喘

原文: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3558/7253143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