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鼻咽癌|耳鳴耳痛/痰中帶血或患廣東癌 小心1種「老一輩最愛」致癌飲食習慣

鼻咽癌|耳鳴耳痛/痰中帶血或患廣東癌 小心1種「老一輩最愛」致癌飲食習慣

本港年增900多名鼻咽癌患者,由於鼻咽癌早期症狀隱匿、容易與感冒混淆而被忽略,當患者發現頸部淋巴腫塊或聽力問題時,往往已屬中後期。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杜永禧接受《日日健康》醫聊室訪問時指出,鼻咽癌也被稱為「廣東癌」,早期常見徵狀包括鼻涕或痰中帶血絲、單邊耳鳴及頸部腫塊等,提醒要避免1種「老一輩最愛」致癌飲食習慣,同時建議一個簡單鹽水洗鼻法護理鼻腔。

鼻咽癌|1. 鼻咽癌有哪些常見症狀? 杜醫生指出,鼻咽癌早期可以無明顯徵狀,但亦可出現以下常見症狀: 初期症狀: 鼻涕、口水或痰中帶血絲 鼻塞 耳朵脹痛、單側耳鳴、聽力下降(因中耳積水引起)

中後期症狀: 頸部淋巴腫脹 頭痛 吞嚥困難 聲音變沙

鼻咽癌|2. 迷思一:常流鼻血是鼻咽癌? 杜醫生指出,大部分流鼻血並非由癌症引起,可能因鼻腔黏膜脆弱或損傷導致。但鼻咽癌確實可能引起流血,具體情況包括: 少量血絲:如鼻涕、痰或口水間中帶少量血絲,癌症機會較低 持續有血絲:特別是反覆在鼻涕或痰中見到血絲,需提高警覺 大量流血:如果鼻咽癌已侵入大動脈或血管,可能引起大量流鼻血,通常屬於中後期

鼻咽癌|3. 迷思二:耳鳴也是警號?如何與一般耳鳴分辨? 杜醫生表示,鼻咽癌的耳鳴通常是單邊耳鳴,可能伴隨聽力下降,與普通耳鳴的特徵不同: 一般耳鳴多為雙邊,聲音偏高頻(如「嗡嗡」聲) 鼻咽癌相關耳鳴可能聲音偏低,且僅影響單邊耳朵 耳鳴若伴隨單側聽力下降,應特別警惕中耳積水是否與鼻咽癌相關

杜醫生強調,有些耳鳴可能由耳屎阻塞或耳膜穿孔引起,但若症狀持續且未找到明確原因,需進一步檢查。

鼻咽癌|4. 迷思三:鼻咽癌症狀常被誤以為感冒? 確實如此。杜醫生指出,鼻咽癌的初期症狀如鼻塞、流鼻水、流鼻血等與感冒相似,但有以下幾點不同: 感冒:症狀通常持續約一周,痊癒後淋巴腫塊或鼻涕帶血等症狀會消失 鼻咽癌:症狀可能持續數周或更長時間,並伴隨頸部淋巴腫塊無法消退

他建議,若患者感冒後淋巴仍腫脹,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鼻咽癌的可能。

鼻咽癌|5. 哪些人士屬鼻咽癌高危群組? 杜醫生指出,以下群組為鼻咽癌高危人士: 有家族病史者: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姊妹)曾患鼻咽癌者風險較高 長期食用醃製食品者:特別是鹹魚、臘味等 感染EBV病毒者:此病毒與鼻咽癌的發病密切相關

鼻咽癌|6. 哪些生活習慣或行為會增加鼻咽癌風險? 長期食用醃製食品(如鹹魚、臘味等)已被證實增加患鼻咽癌的風險 吸煙亦是重要的高危因素 EBV病毒(經飛沫傳播)可能潛伏體內,誘發細胞變異,增加患癌機率

鼻咽癌|7. 迷思四:愛吃鹹魚或食得鹹易患鼻咽癌? 杜醫生表示,過往研究證實,長期食用鹹魚、臘味等醃製食品,會增加鼻咽癌風險,特別是在以往飲食習慣偏愛醃製食品的華南地區,故鼻咽癌也被稱為「廣東癌」。不過,隨着飲食習慣的改變,近年因為常吃鹹魚等食品患癌的個案已有所減少。

鼻咽癌|8. 有研究指近4分之3患者確診鼻咽癌時已屬第3或第4期,為甚麼? 杜醫生指出,鼻咽癌位置隱蔽,早期症狀輕微,難以察覺。當頸部淋巴腫塊出現時,往往已屬癌症中後期。他特別強調,鼻咽癌篩查(如EBV病毒DNA檢測)有助於提早發現病變。

鼻咽癌|9. 可否分享一個特別病例? 杜醫生分享,曾有一位飛機師最初因單側聽力下降求診,經檢查發現是中耳積水,但無鼻塞、流鼻血或其他典型鼻咽癌症狀。杜醫生認為,中耳積水可能與鼻咽部病變有關,遂建議進一步檢查,鼻咽鏡檢查結果顯示患者鼻咽部有腫瘤,病理確認為鼻咽癌。 幸而患者屬早期,經電療治療後,腫瘤得以控制,中耳積水消退,聽力也恢復正常。患者感恩治療後能繼續飛行工作,並表示如果當時忽視耳朵症狀,可能延誤治療至中後期。杜醫生強調,這案例說明鼻咽癌早期症狀多樣化,尤其單側耳鳴、中耳積水需特別注意。

鼻咽癌|10. 有沒有一些自我評估的方法? 杜醫生建議,市民、特別是高危群組人士可留意以下幾項常見徵兆: 是否有血絲:鼻涕、口水或痰中是否持續有血絲 耳部問題:單側耳鳴或聽力下降 頸部腫塊:自行觸摸頸部是否有腫塊或硬塊,尤其是長期不消者

他提醒,任何異常情況應及早就醫,因為自我檢查僅作為輔助,並不能代替專業診斷。

鼻咽癌|11. 有哪些預防鼻咽癌的建議? 減少食用醃製食品,如鹹魚、臘味等 戒煙戒酒 定期進行鼻咽癌篩查,特別是高危群組可透過EBV病毒DNA檢測及抽血檢查,及早發現風險 保持鼻腔清潔,例如使用鹽水沖洗鼻腔,以減少過敏症狀和黏膜損傷 鼻咽癌|醫生推薦鹽水洗鼻護理法 另外,杜醫生建議患有鼻敏感、鼻塞或鼻腔易乾燥的人群應著重鼻腔日常護理,例如不時使用鹽水洗鼻,有助清除鼻腔內的污垢、減少過敏原,並降低因黏膜損傷導致的流鼻血,也有助及早發現異常症狀,如持續鼻涕帶血絲,從而及時就醫,減少疾病延誤。 鹽水洗鼻步驟: 準備鹽水及工具: 取1至2茶匙食鹽,加入約500毫升已煮沸後冷卻的飲用水,攪拌均勻 建議使用洗鼻壺或針筒(無針頭),方便將鹽水注入鼻腔

操作步驟: 將頭稍微低下,避免鹽水湧入喉嚨引起不適 將工具對準一側鼻孔,輕輕擠入鹽水,使鹽水流出另一側鼻孔 重複清洗另一邊鼻孔,確保鼻腔徹底清潔 注意:擠壓時方向需向鼻腔外側,避免直接朝向鼻中隔(鼻樑骨處),以免造成黏膜損傷 建議頻率: 對於鼻敏感嚴重者,可早晚各一次,或每日三次(早、中、晚) 對於一般護理,每日一次或按需要即可

杜醫生補充,市面上有即用式鹽水噴霧劑,對於忙碌的上班族是便捷選擇,但效果不如傳統鹽水洗鼻徹底。此外,他強調鹽水的酸鹼度(pH值)與鼻腔相近,因此使用鹽水比生水更溫和,不會損傷鼻腔黏膜。

杜永禧醫生 Dr Zion To – 耳鼻喉專科醫生

鼻出血|流鼻血

流鼻血大多發生在鼻中膈前半部,也就是距離鼻孔約0.6公分處,由於此處擁有豐富血管網,也最容易受傷,只要稍微碰撞就有可能導致微血管破裂出血,以下為流鼻血的常見原因:

原文: https://www.orientalsunday.hk/1404347/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