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鼻咽癌|50歲男鼻塞半年求醫證患癌 醫生拆解3大鼻咽癌風險關鍵

鼻咽癌|50歲男鼻塞半年求醫證患癌 醫生拆解3大鼻咽癌風險關鍵

長期鼻塞要小心,因為隨時是鼻咽癌警號!台灣有一名50歲男子有單側鼻塞問題已半年之久,起初晚上偶爾出現鼻涕倒流,但日常生活未見有太大影響,因此一直對鼻塞問題未有為意。不過,後來情況加劇,兼影響睡眠,男子最終決定到醫院進行檢查,豈料卻發現鼻內有惡性腫瘤。

耳鼻喉科醫生陳亮宇近日在Facebook發文分享個案,指該名長期鼻塞的男患者因為工作忙碌,一直對鼻塞不以為意,只自行買成藥服用。惟後來眼見鼻塞情況開始惡化,不但有鼻涕倒流,更影響睡眠,加上家人的三催四請,男患者才決心求醫。

陳亮宇其後通過內窺鏡檢查,發現男子鼻塞的左側黏膜完整,鼻竇卻異常腫脹,因此最初懷疑是黴菌性鼻竇炎。不過,其後再讓病人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從影像報告顯示患者不僅左側鼻腔、鼻竇出現「整片灰色」,已經明顯侵蝕到骨頭,經過切片化驗,最終證實是惡性腫瘤。

陳亮宇因此呼籲持續的單側鼻塞,一定要找專業的耳鼻喉頭頸外科醫生檢查,如有異狀,才能提早發現及早治療。

本港患者確診多已屬較晚期

據香港癌症中心統計資料顯示,鼻咽癌患者以男性為主,同時亦是本港年青男士(20至44歲)最常見的癌症,患者數量則以40至60歲的男性為最高,每年達到每10萬人有30人或以上的新增過案。

事實上,本港大部份鼻咽癌患者確診時,其鼻咽癌期數多數都達到第三期(40.1%)及第四期(31.4%),病情發展已屬較晚期,是本地男士第9號癌症殺手。對於這個現象,林醫生就指出這與鼻咽癌的早期病徵不明顯有關。

TOPick早前曾就鼻咽癌訪問了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偉雄醫生,他指出鼻咽癌往往並非由單一因素就能夠引發,而是需要在基因、環境及病毒這3個因素互相配合影響下才最終導致鼻咽癌。

基因因素

華人在基因上本身已比歐美人較容易患上鼻咽癌
如家族成員有鼻咽癌病史,患癌的機率亦較一般人高

環境方面

飲食習慣:經常吃鹹魚等醃製食品或含有防腐劑食品
職業:經常暴露於木屑、棉花屑等污染物的人士

病毒方面

大部份鼻咽癌患者均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有關,不少人年輕時都曾經感染過不自知。若出現持續感染則引致鼻咽癌。

原文: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599998/【健康警號】50歲男鼻塞半年求醫證患癌%E3%80%80醫生拆解3大鼻咽癌風險關鍵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