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深層睡眠】夜晚瞓覺有發夢等於睡不好?5招避免發惡夢首先做對這步驟

【深層睡眠】夜晚瞓覺有發夢等於睡不好?5招避免發惡夢首先做對這步驟

進入香甜的夢鄉是幸福的事,但當做夢後驚醒,有時還會影響到白天精神,讓人怎麼睡都睡不飽、呵欠連連,這時就會希望夜晚不要做太多夢,究竟夢多是不是好事?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如果頻繁影響到白天注意力或精神,建議進一步做診斷。」

首先,人為什麼會做夢?台灣李信謙醫師表示,目前仍有許多關於發夢的研究在進行中,做夢和我們的記憶力與情緒有關,以神經科學的角度,人在做夢時大腦運作方式與清醒時的運作方式不同。

5招避免頻繁做惡夢

睡眠週期中會經歷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及非快速動眼期(non-rapid eye movements),他指出,做夢主要發生於快速動眼期,約有八成以上的人在快速動眼期醒來,都會報告正在做夢。

有做夢才是好事!做夢不等於睡不好

不過台灣李信謙醫師指出,在非快速動眼期間也有將近10%左右的時間會在做夢,有研究發現,非快速動眼期的夢境較單純、片段,發生於快速動眼期的夢境則較有劇情性。

他表示,其實每個人晚上都會做夢,不過不一定都會記得自己是否有做夢,因為當深度睡眠時,記憶功能處於喪失狀態,因此若做夢後隨即進入深度睡眠,隔天早上不一定會記得有做夢。

至於會做夢、做很多夢是否就代表睡眠品質不好?他強調,快速動眼期是在高等哺乳類動物出現的特有現象,因此沒有做夢反而是不好的事情,「有人會用單純有沒有做夢去判斷有沒有睡得好,這是一種睡眠的迷思,不是夢多就代表睡不好。」

李信謙醫師指出,夢多本身是正常的現象,不過如果主觀上覺得困擾,或是白天精神、注意力及生活功能明顯受到影響,建議就醫進一步判斷。

人為什麼會做夢?

至於人為什麼要做夢?美國睡眠基金會指出,關於做夢的原因仍有許多不同理論,不過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 建立記憶:做夢與鞏固記憶有關, ​​做夢可能具有加強記憶和信息回憶的重要認知功能。
  • 處理情緒:在不同的想像環境中練習感受力可能是大腦管理情緒的其中一個方法。
  • 心理管理:做夢時可能是大腦整理、清除部分錯誤或不必要訊息的方式。
  • 即時重播:夢境內容可能是一種扭曲的即時重播形式,回顧和分析最近發生的事件。
  • 附帶的大腦活動:這種觀點認為,做夢只是睡眠的副產品,沒有本質目的或意義。

台灣李信謙醫師指出,目前大家普遍認為做夢與記憶有關,不過近期也有研究指出,有些具特異性的夢境與人大腦的創造力以及新知識的發展具相關性。

5招避免頻繁做惡夢

而夢境有好有壞,有時夢到恐怖的情境會讓人半夜嚇醒或是隔天還是不斷回憶,台灣李信謙醫師表示,夢的內容會受到白天活動以及更久遠以前的記憶影響,偶爾做惡夢是正常的現象。

要避免經常性做惡夢,美國睡眠基金會建議可諮詢醫師確定是否有夢魘症或是其他影響到睡眠品質的疾病,除此之外,維持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也可助於減少做惡夢:

固定睡眠時間:

每天保持穩定的作息時間,包括週末或其他不需要在特定時間醒來的日子。

睡前避免刺激:

避免在睡前幾個小時播放可怕、令人痛苦或刺激的內容,因為它們可能會在睡眠中引發消極想法。

放鬆:

白天透過適當的運動可幫助在晚上睡得更好,晚上則可嘗試讓身心在睡前平靜地放鬆,例如輕度伸展運動、深呼吸或其他放鬆技巧。

減少酒精和咖啡因:

飲酒會增加做噩夢的風險,咖啡因則是一種興奮劑,會打亂睡眠,並在想睡時讓大腦保持活躍。

打造適當睡眠環境:

可嘗試營造一個黑暗、安靜、氣味宜人且溫度舒適的睡眠環境。

至於常常做惡夢需要就醫嗎?台灣李信謙醫師表示,主要還是要看困擾的程度,若影響到生活功能建議就醫。他補充,在臨床上若反覆性類似相同情境的惡夢就會比較需要注意,通常這種情況會出現於焦慮型精神疾病患者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者身上,因此夢魘是診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個重要的症狀指標。

你有鼻鼾嗎?

鼻鼾

原文: https://www.hk01.com/article/883387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