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流鼻血
流鼻血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且往往在突然之間發生,令人措手不及。兒童和長者尤其常見。絕大多數只會有單邊鼻孔出血,情況輕微,能夠在十數分鐘內自行止血。
突然鼻出血/流鼻血的原因
鼻腔黏膜佈滿了微絲血管,大部分患者突然流鼻血的原因,都是因為鼻黏膜受損。鼻子發炎、鼻子癢(如鼻過敏、鼻竇炎)而時常挖鼻孔、擤鼻涕、打噴嚏及用力咳嗽等,都是造成鼻子反覆出血的原因。 車禍、打架、被球擊中鼻部等引起的鼻部外傷也會流血。 也有因為凝血功能受損而流鼻血,如白血病(血癌)、血友病、肝功能不全等。老人家流鼻血,可能因為血管較脆弱,容易受高血壓、服用薄血藥、或便秘等原因影響。至於孕婦懷孕期間,鼻子的血管會膨脹,也容易因此令脆弱的血管受壓,導致流鼻血。
突然鼻出血/流鼻血的治療方法
• 突然發生流鼻血時,應以坐姿,頭稍微前傾,用手指捏住鼻翼兩側,持續壓緊5至7分鐘,可幫助止血。
• 以去充血劑讓鼻內血管收縮,或鼻腔噴液將棉花沾濕,塞入鼻孔可幫助止血,白醋也行。
• 鼻根部(即兩眼之間)的局部冰敷可促使血管收縮,減少流血。
• 血液凝結後,將形成血塊結痂,此時不要挖鼻孔,以免剝落結痂,造成鼻血復發。

甚麼情況的流鼻血需要看醫生?
1. 流鼻血的時間太長:一般流鼻血的時間,應該在五至十分鐘左右,如果流鼻血的時間太長,可能就是凝血功能出了問題。
2. 出現合併的症狀:如果患者除了流鼻血以外,牙齦也容易流血,或是身上其他部位很容易出現瘀青,這便是凝血功能出現問題的徵兆。如果凝血功能異常,應該出現在全身各個部位,不會只有鼻子流鼻血而已;此外,如果合併不明原因的發燒、體重下降或是盜汗的情況,可能也是出現疾病的徵兆。
3. 都是同一個鼻道流鼻血:前面有提到,某些結構異常、異物或是腫瘤,可能會引起流鼻血,這時候流鼻血就侷限於同一個鼻道,至於摳鼻子或是過敏性鼻炎引起的流鼻血,兩邊鼻道都可能會發生。
4. 年紀在兩歲以下:流鼻血很少出現在兩歲以下幼兒,這個年紀很少摳鼻子,也不是過敏性鼻炎好發的年紀,所以兩歲以下出現反覆的流鼻血,是比較需要擔心的。
突然流鼻血的處理方式
如果醫生已經排除疾病的可能性,對於流鼻血就可以平常心看待。接下來就來了解突然流鼻血時,該怎麼處理?
- 流鼻血時,雖然看起來很可怕,但是實際計上,大多數的情況下,出血量都不會太大,所以不至於造成血壓下降而需要輸血的情況,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鼻血會不會堵住呼吸道,或是倒流至氣管而嗆到。
- 傳統的概念,為了怕鼻血流到整個身體,因此都叫流血者把頭往後仰,其實這樣鼻血會更容易倒流至氣管,反而有危險。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頭保持直立、輕微往前傾就好,之後用手在鼻子的根部加壓即可,也可以冰敷三到五分鐘幫助止血。通常這樣的處理措施,大部分的流鼻血都可以解決。
- 至於有些人習慣把衛生紙塞進鼻孔裡止血的做法,其實不太正確。有兩個缺點:一是衛生紙塞住呼吸道會影響呼吸,雖然還有另一個鼻孔可供呼吸,並不是絕對不能塞,但以安全起見,仍是避免用衛生紙塞進鼻孔裡;另一個是衛生紙會和血塊黏在一起,當取出衛生紙的時,或會把血塊從傷口移除,令好不容易止住的血又繼續流。
- 過敏性鼻炎的患者,通常也比較容易流鼻血,原因是一直反覆流鼻水、打噴嚏、擤鼻涕、揉鼻子,都會造成黏膜損傷而流血。所以要控制過敏性鼻炎,包括環境控制或是藥物都會有幫助,如果是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已經在使用類固醇鼻噴劑時,若出現流鼻血的情況,應考慮停藥一段時間,待症狀改善以後,才可以繼續使用。
大多數突然流鼻血的情況,都可通過簡單的急救技巧處理。但如果流鼻血的狀況已反復持續了一段長時間,就應立即求助醫生,盡快接受耳鼻喉科檢查。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