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甚麼?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鼻咽腔內長惡性腫瘤,由於鼻咽腔位於鼻子後方和喉嚨交界之處,因此常被誤為是感冒、火氣大,而延誤治療佳機。加上鼻咽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常在未發覺鼻咽部長出惡性腫瘤前,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部位,因而錯失治療時機。

根據2020年的統計資料,鼻咽癌導致272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的1.8%。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行第11位。

鼻咽癌的症狀

鼻咽癌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與鼻敏感、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相似。患者一開始可能會出現鼻塞、鼻涕倒流等情況,但如果有下列症狀,就可能是患上鼻咽癌:

  • 耳鳴、耳塞
  • 聽力下降
  • 中耳炎不斷復發
  • 持續鼻塞
  • 鼻涕及喉嚨分泌物帶有血絲
  • 頸部出現無痛腫塊
  • 複視

鼻咽癌患者不止會有鼻涕及喉嚨分泌物帶血等,與鼻腔相關的症狀,更有機會出現複視等腦神經症狀。倘若癌細胞持續擴散,腫瘤或會轉移到腦部及頸部的淋巴結,引致頭痛、面部麻痺等嚴重的鼻咽癌症狀,此外,癌細胞更可能擴散至肺部及肝部。因此,一旦發現上述疑似鼻咽癌的症狀,請立即求醫,以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鼻咽癌成因

鼻咽癌的患者主要來自亞洲,其中又以中國南方地區佔最多數,其中成因未明。相對其他一般癌症,鼻咽癌的發病年齡介乎40至50歲,尤以男性更為顯著。如同其他癌症一樣,鼻咽癌的成因複雜,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 遺傳因素:家族中若有人有罹患鼻咽癌病史,家族內其他人罹患鼻咽癌的機率也會增加。
  • 種族遺傳因素:鼻咽癌的成因可能和血統有關,研究顯示中國廣東地區是世界上鼻咽癌發生率最高的民族,而在台灣則以客家人及原住民較常罹患鼻咽癌。
  • 環境因素:長期吸入刺激性物質,例如:蚊香、香煙、粉筆灰、有毒氣體、工業用的石綿,污染的環境等,都被認為與鼻咽癌有關。
  • 飲食習慣:長期食用醃燻燒烤、以及醃漬食物,有增加罹患食道癌之風險,而如食物中含有過量「亞硝胺」,亦是容易導致罹患鼻咽癌的物質。
  • 個人因素:長期吸煙過量者,會大大增加罹患鼻咽癌的風險。
  • EB病毒感染:在鼻咽癌病人的體內,EPSTEIN-BARR濾過性病毒的抗體含量很高,當腫瘤愈大,病情愈嚴重者,體內抗體含量也會愈高,而若能經過適當的治療,大部分患者體內的抗體含量都會減少,因此EB病毒感染被認為與鼻咽癌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鼻咽癌的檢查及治療

初期鼻咽癌的症狀不明顯,加上鼻咽部分較難通過肉眼觀察,醫生必須進行內窺鏡及活組織化驗檢查。如患者已出現面部麻痺等嚴重的症狀,可能已屬於鼻咽癌較後期階段,癌細胞轉移至其他器官的機會亦較高,醫生會再進行超聲波掃描檢查。

如經檢查確診鼻咽癌,患者必須盡快接受治療。鼻咽癌的治療方法,包括單獨或合併使用放射治療(利用X光對付或消滅癌細胞)及外科手術。 如癌細胞轉移至身體其他器官,則可同時使用化學(使用抗癌藥物)和放射治療。 至於哪種方法方為最適當的療法,則需視乎病情嚴重性、鼻咽癌對患者生活的影響程度、以及患者有沒有出現其他病態而定。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