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的症狀和成因
鼻竇炎是甚麼?
在知道鼻竇炎的成因前,我們先要了解甚麼是鼻竇。鼻竇也可以稱之為副鼻竇,是分布在我們鼻子和眼睛周圍,且左右兩側對稱的空腔構造。這些空間的存在是有道理的,鼻竇中空的構造能明顯減輕頭骨的重量,不然頭骨如果過重的話,我們移動頭部會很吃力。此外,鼻竇還能產生聲音共鳴的效果,厲害的聲樂家是可以用鼻竇共鳴的。
鼻竇炎(Sinusitis)是指發生於鼻竇的炎症。當鼻竇受外來刺激時,鼻竇內的黏膜特別容易充血腫脹,甚至受感染並發炎,阻塞了通往鼻腔的開口,而鼻竇產生的黏液便會被堵塞而積存在鼻竇中,繼而演變成鼻竇炎。
鼻竇炎成因
不少人包括兒童都有可能患上鼻竇炎,而鼻竇炎的成因有多種。成因一是過敏性鼻炎,引發過敏性鼻炎的刺激物包括草木的花粉、冷空氣、酒精、香水、潮濕天氣、房間內的塵蟎、霉及真菌等。除了外來的刺激物,傷風、感冒或鼻敏感等病患同樣亦是引發鼻竇炎的成因。此外,以下病症都是有機會引發鼻竇炎的成因,包括:
- 任何造成鼻孔阻塞的異常或病變,如瘜肉、創傷造成鼻樑偏側
- 過敏性哮喘
- 牙齒感染並蔓延至鼻竇
- 患有愛滋病、纖維囊腫等可破壞免疫系統的疾病,而引致的真菌感染
以上都是引發鼻竇炎的成因,如你有以上任可一種會引發鼻竇炎的成因,就需要多加留意會否患上了鼻竇炎。
鼻竇炎症狀
大部分感冒病毒或過敏性鼻炎(即鼻敏感)只會引致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並在數天內自動痊癒。可是,鼻竇炎的症狀會較為嚴重。常見症狀包含濃厚鼻涕、鼻塞,以及臉部疼痛及有壓迫感,彎腰時感覺更為強烈;其他症狀包含發燒、頭痛、嗅覺減退、喉嚨痛,以及咳嗽(咳嗽會於夜間加劇)。此外,如感冒痊癒後仍有鼻塞、黃綠色膿樣鼻涕、治療對感冒症狀無反應,及鼻部有難聞的氣味,都是鼻竇炎的症狀。
鼻竇炎的診斷方法
醫生會為患者進行初步診斷,先詢問病徵,尋找鼻竇炎的成因,再按壓面部,以確認有否疼痛感或腫脹。如有需要,醫生亦會利用以下方法以確認鼻竇是否出現阻塞。
- 鼻咽喉內窺鏡檢查
可以安排在診所透過局部麻醉進行內視鏡的檢查,只需幾分鐘便可得知鼻竇內的情況,過程中只會帶來輕微不適。
- 鼻竇電腦掃描
觀察鼻竇內的積液狀況以及鼻腔結構是否正常,並可藉此得知鼻竇內是否有鼻瘜肉、黏液分泌程度和發炎情況等細節。
鼻竇炎治療
鼻竇炎在治療上會依症狀的時間長短而有不同的處理。症狀4週內的「急性鼻竇炎」大多會先以抗生素治療;若是症狀已持續3個月以上的「慢性鼻竇炎」,治療上第一線主要以靠鼻類固醇跟鼻腔沖洗為主。如藥物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甚或已出現顏面、眼部或腦部併發症、有鼻瘜肉變化、疑似黴菌感染或腫瘤時,則建議以手術方式處理。
想要避免鼻竇炎演變為慢性鼻竇炎,就要在出現症狀或有任何懷疑時,立即尋求醫生諮詢,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原文: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