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常見的小兒疾病,會引起中耳積水
部分患上中耳積水的人需做中耳導管置入手術,以抽出積液,惟隨着導管放置耳膜的時間增長,耳朵產生的分泌物會形成菌膜,阻塞導管,甚至造成反覆感染。中大透過跨學科研究團隊合作,研發出「磁控螺旋微機械人」系統,可簡化治療程序,只要將螺旋形微型機械人置入中耳導管,便可清除中耳導管的菌膜。
香港6歲以下兒童中,約7%曾因中耳炎出現中耳積水
若情況持續,便需以手術治療。醫生一般會在患者耳膜中置入導管,以抽出中耳積水,惟當積液隨時間黏附在中耳導管上,形成細菌菌膜並造成阻塞,便會導致反覆感染。
簡化程序 清除中耳導管菌膜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張慧子醫生指,耳管感染是中耳炎患者置入中耳導管後常見後遺症,目前為了抑制菌膜生長,患者需長期使用含抗生素的滴耳藥水,若菌膜仍堵塞導管,便需接受麻醉手術移除或更換導管。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的專家共同研究,開發出「磁控螺旋微機械人」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與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的專家共同研究,開發出「磁控螺旋微機械人」系統,配合內窺鏡就可為病人清除中耳導管的菌膜。醫生首先會用內窺鏡配合導管將螺旋形微型機械人置入中耳導管,再操控機械臂輔助,以磁力驅動微型機械人在管道內快速旋轉,刮除耳道導管內的菌膜和殺死當中的細菌,過程需時僅10至20分鐘。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副教授陳英權醫生稱,團隊早前在人體標本上進行試驗,成功刮除耳道導管上的菌膜,效果理想。「這套新技術可簡化現有治療程序,減輕病人需重復更換導管的生理和心理負擔。」他指,團隊將進行更多安全及穩定性驗證,以確立臨床應用的可能性。
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原文: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385824/中大研發磁控微機械人%20助治中耳炎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