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頭頸癌年輕化!出現4大症狀要注意

頭頸癌好發於25~44歲,比其他癌症提早10年,近來更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且因為飲食習慣的問題,台灣頭頸癌的罹患率為全世界的前幾名。 頭頸癌是什麼? 頭頸癌顧名思義,就是頭頸部的構造出現癌病變,由於頭頸部的構造極為複雜,所以又以其原發部位命名,如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 罹患頭頸癌危險因素子有 抽菸 嚼檳榔 飲酒 遺傳、環境(長期暴露於硫磺、鎳或石棉環境) 不良飲食習慣(長期高油高糖飲食、醃製品、煙燻物、豆類發酵物、發霉穀物) 除了飲食習慣及檳榔、菸、酒等致癌物質會引響罹癌率外,國外研究也發現,被 HPV 病毒所感染的頭頸癌罹癌率也增加不少。 出現 4 大症狀,要當心頭頸癌上身! 頭頸癌症狀會因為原發位置不同而出現差異 一、原發位置在口腔: 會有口腔的傷口難以癒合且疼痛的症狀。 二、原發位置在頸部: 頸部會出現不對稱的腫塊。 三、原發位置在口咽部: 會有聲音嘶啞、吞嚥困難、吞嚥疼痛等症狀。 四、原發位置在下咽部或喉部: 會有吞嚥困難及發生困難。 由於病狀會因為原發部位的不同而有差異,因此若有以上症狀,建議迅速就醫檢查,避免錯失治療良機。 飲食 6 招遠離頭頸癌 第1招 拒絕煙檳酒…

【頭頸癌】頭頸癌有10大初步症狀!頭頸癌存活率/成因/看哪科一文了解

癌症已蟬聯40年台灣10大死因之首,其中隸屬於頭頸癌的口腔癌、甲狀腺癌,更在台灣10大癌症榜單中各自佔有一席之地,加上頭頸癌晚期存活率大幅降低,可見頭頸癌已成為民眾不容忽視的議題。究竟頭頸癌是什麼?有哪些種類?發生在不同部位又有什麼症狀呢? 頭頸癌定義是什麼?頭頸癌該看哪科? 頭頸癌到底是什麼?綜合臺大醫院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的衛教資料,頭頸癌泛指發生在頸部組織以上所有的癌症,亦即口腔、咽、喉、唾液腺、甲狀腺以及鼻腔、鼻竇、鼻咽等上消化呼吸道黏膜所長出的癌症都包括在內。由於該處構造極為複雜,當產生惡性腫瘤時,即可依發生的原發部位命名,民眾較常聽聞的口腔癌、口咽癌、鼻咽癌、鼻腔及鼻竇癌、喉癌、甲狀腺癌等名稱因此而來。而依照頭頸部的解剖構造位置不同,常見罹癌部位如下: 口腔:包含口中的黏膜、牙齦、舌頭等各部位,因此口腔癌也包括黏膜生出的鱗狀細胞癌、舌癌、唾液腺癌等。咽:包括鼻咽、口咽、下咽等,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即為此部位癌症。喉:包括聲門區等和聲帶有關的部位,因此喉癌常會影響聲音。鼻腔:由鼻孔向後與鼻咽部相接所形成。鼻竇則屬於鼻腔周遭的空腔,人臉大部分空間鼻竇構成。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前方。 由於發生部位在頭頸部,再加上最常見的症狀表現為「頸部腫塊」,因此率先應接受檢查的科別為「耳鼻喉頭頸外科」(俗稱耳鼻喉科),不只耳朵、鼻子、喉嚨,頭頸部相關疾病也都屬於耳鼻喉科的治療範圍。 若進一步發現是甲狀腺出了問題,診斷方面則可至「新陳代謝科」、整體治療相關問題可至「血液腫瘤科」、手術相關問題則可至「一般外科」評估。 頭頸癌原因為何?存活率多少?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僅剩30% 頭頸癌的成因相當複雜,它是多重因素造成的癌症,除了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生活習慣外,還恐因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illomavirus)、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等病毒感染所致。 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佳宏則曾於《戰勝頭頸癌》中指出,頭頸癌好發族群為30~50歲的青壯年,且8成為男性。男性、社經地位較低族群因較常暴露在抽菸、吃檳榔等不良習慣風險因子中,因此患病率較高。 在頭頸癌治療方面,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資料,傳統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並可依發生部位不同,透過多專科團隊合作進行治療。五年存活率為: 第1期:80~90%第2期:60~80%第3期:50%第4期:30% 而針對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可能須切除喉部的頭頸癌患者,若能合併放療、化療與功能保留療法,約2/3患者能保全,且效果與手術治療相當。 頭頸癌有什麼症狀?8大頭頸癌症狀總整理 陳佳宏醫師曾於《戰勝頭頸癌》中請民眾自我檢視10症狀,若發生下述初步症狀,民眾不妨盡速就醫,請醫師釐清病因: 頸部出現不對稱性腫塊 口咽腔內潰瘍、凸起、斑點出現超過2星期 口腔中出現不明白斑 脖子莫名腫脹 聲音沙啞 單側鼻塞、反覆流鼻血 單側聽力不良、單耳積水、耳脹、耳悶、耳朵痛 喉嚨老是卡卡 體重莫名減輕 上呼吸道感染、持續喉嚨痛,常感覺喘不過氣 不過,頭頸癌發病的部位不同,可能產生的具體症狀也會略有差異,民眾若進一步發現身體異狀,須盡速檢查,綜合三軍總醫院、國泰醫院、高雄榮總資料,各部位癌症可能出現的症狀如下: 口腔癌、口咽癌症狀:嘴中黏膜、舌頭、耳下腫塊須留意 口腔癌包括和黏膜相關的鱗狀細胞癌、舌癌與唾液腺癌等,症狀包括口腔、口咽粘膜變厚、突起不透明白斑,或變薄,出現略為潰爛紅斑。此外,也可能出現難以癒合的潰瘍、突出潰爛硬塊、帶血唾液等。唾液腺癌的症狀則常以耳下無痛腫塊表現。其他須注意的舌頭、牙齒異狀包括:舌頭運動:舌頭活動受限,導致咀嚼、吞嚥或說話困難舌頭知覺:半側知覺喪失、麻木顎骨與牙齒:顎骨局部腫大,導致臉部左右不對稱,有時合併知覺異常(如下唇麻木感)或牙齒動搖 鼻咽癌症狀:依腫瘤生長方向大不同…

【頭頸癌】有關頭頸的二三事

很多病人都會搞錯淋巴腺、扁桃腺和甲狀腺,以後幾篇等我慢慢和大家解說 很淋巴腺處於頸外皮膚之下,是一個網絡系統,並於網絡的各處「熱點」設有淋巴結,主要負責頭部的對外防衛工作。從下巴到耳朵前、耳朵後,一共有很多組淋巴組織把前頸和後頸團團圍住。當所謂「熱氣」,也就是頭部任何耳鼻喉組織或頭部皮膚受到感染的時候,淋巴結就會發脹甚至疼痛,其實就是免疫系統啟動,白血球聚合在淋巴結裡準備掃蕩入侵者。 這就是俗語所謂的「痰火核」,小事如咳、喉嚨痛,甚至生痱滋也會出現,正確名稱是「淋巴結反應性增生」 常有病人因為頸部忽然出現疼痛的腫起而求診,憂心頭頸部位會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了。這也難怪,因為頭頸腫瘤特別是鼻咽癌,在華南華人之中出現率確是較高,不過一般而言,這些忽然出現會痛的痰火核都不特別令人擔心。醫生會為病人作詳細的頭頸檢查,找出真正受感染的源頭,然後使用適當的消炎藥或抗生素,等身體打勝仗,那顆痰火核自然會回復正常大小。 始終疾病的事可以平常心面對,卻不能掉以輕心。 不過遇著可疑個案,醫生仍可能建議做進一步檢查,包括抽血化驗、頭頸超聲波或造影掃描,抽組織化驗,甚至把那個頸部淋巴整個切出來。 面癱症成因, 面癱症狀, 面癱治療 原文: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健康/有關頭頸的二三事-一-/305793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頭頸癌】鼻塞聲沙如感冒久久未癒恐患癌先兆 三個生活貼士助預防

天氣轉冷,少不免會出現聲沙鼻塞等常見的傷風感冒症狀,不過如果這些症狀始終久未痊癒,有可能是患上頭頸癌的先兆 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受訪指,正因頭頸癌的初期症狀與一般小病的症狀相似,令頭頸癌患者每每在確診時,病情已屆中期至晚年,錯失了治療時機。到底身體患上頭頸癌後會出現甚麼先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可以如何預防? 頭頸癌年增1,600宗新症 頭頸癌(Head and Neck Cancers)一般泛指鼻咽、鼻竇、口腔、口水腺、咽喉、聲帶、舌頭等位置的癌症,腦癌及甲狀腺癌則不包括在內。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頭頸癌每年有超過1,600宗新症,當中有逾半屬鼻咽癌個案,近一半患者介乎40至59歲的「黃金年齡」,男女的發病比列則約為2.7:1,情況不容忽視。 有機會及早發現頭頸癌,救番一命都唔出奇!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受訪指,頭頸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多時只是一些頭頸部的小問題,部份或令患者誤以為只是感冒傷風的症狀,延誤治療時機。因此,他建議各位如發現以下的小症狀長期未癒,不妨提高警覺求醫,「有機會及早發現頭頸癌,救番一命都唔出奇!」 單側鼻塞,並經常流鼻血:鼻咽癌或咽喉癌常見症狀,如單側聽力受影響,經常耳塞、耳脹,更需警覺。 聲音沙啞、咀嚼或吞嚥時疼痛:咽喉癌常見症狀 長期流口水:口腔癌、口水腺癌均有機會出現這症狀 頸部現不對稱腫塊:頭頸癌常會影響頸部淋巴,觸發免疫反應,引致頸部腫脹 體重在沒刻意節食及增加運動量的情況下,無故下降 鼻咽癌早期根治率高 對於頭頸癌的檢查方面,李兆康醫生表示一般會先安排患者做咽喉內窺鏡檢查,查看其鼻咽、咽喉等位置有沒有腫瘤,其次再從電腦掃描、磁力共振以及正電子掃描等手段,判斷腫瘤的影響範圍,以及有否出現轉移。 而在治療方面,大部分頭頸癌都是採取跨專科治療(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的方法處理,即可能要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再配合術後放射治療或化療以控制病情。而頭頸癌中最常見的鼻咽癌,早期根治率高,一般可靠放射治療和化療根治。不過,李兆康醫生指出,如頭頸癌確診時已達第四期,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患者先採用化療,甚至加入標靶治療控制病情,再視情況是否加入其他療法。 飲料忌高溫 熱湯、熱啡須留神 要預防頭頸癌,李兆康醫生建議在飲食起居方面可遵從以下三大原則: 飲料勿太熱: 不論是平時愛喝熱湯或熱啡,亦要時刻注意飲料的溫度。因為經常喝太熱的飲品,會容易令口腔、咽喉黏膜等灼傷,恐增加口腔癌的風險。 戒烈酒: 事實上,飲酒本身已經是一個頭頸癌的風險因素,因此減少飲酒,特別是烈酒,絕對有助減低患上頭頸癌的風險。 戒煙: 吸每一口煙,首先影響的就是頭頸部,有機會增加各種頭頸癌的風險,所以要預防頭頸癌,最重要是立即戒煙。 面癱症成因, 面癱症狀, 面癱治療…

【頭頸癌】留意4大警號 口腔癌、喉癌較常見 及早治療提高存活率

除腦部、眼部、鼻咽及甲狀腺之外,在頭及頸部位置出現的惡性腫瘤,一般會歸納為頭頸癌,當中相對較常見的頭頸癌為口腔癌及喉癌;較為隱蔽的下咽癌則較多是晚期才能發現,增加治療難度。醫生一般會按腫瘤生長的部位及期數,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法。此外,若能愈早發現腫瘤並治療,愈可提升存活率,因此建議大眾需多留意頭頸癌的4大警號,如有疑慮應及早求醫。 頭頸癌牽涉範圍廣泛 較常見口腔癌、喉癌 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羅振基醫生指出,頭頸癌只屬概括的描述,實際上牽涉的範圍非常廣泛,若惡性腫瘤原發於下列部位,均歸類為頭頸癌: .口腔、舌頭 .軟顎、硬顎 .鼻腔、鼻竇 .咽部:包括喉嚨、吊鐘及扁桃腺 .下咽:連接口咽和食道的部分 .喉部 .唾液腺、腮腺 羅醫生表示,罹患頭頸癌的病人主要是65歲以上人士;男性患者比女性多,比例約為2.3:1;每年新確診病人約有1000人,死亡率約30%,相比肺癌及肝癌等癌症為低。在頭頸癌個案中,口腔癌病人佔最多,每1000宗約有三分之一屬口腔癌,其次是喉癌。 引致頭頸癌的風險因素 .年長人士 .吸煙 .酗酒 .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 .牙齒內生:牙齒長期與舌頭過度接觸和摩擦,或引致舌癌 腫瘤位置隱蔽或難早發現 頭頸癌能否及早察覺,需視乎腫瘤出現的位置及病人的警覺性。羅醫生解釋,其中下咽、軟顎、扁桃腺、懸雍垂(俗稱「吊鐘」)等屬較為隱蔽的位置,腫瘤體積如果不是太大,病人可能未必察覺,又或只有非常輕微的不適而未有求醫,當出現異物感、吞嚥困難、出血等情况時,代表腫瘤可能已變得很大,屆時可能已經屬中、晚期;另外,舌癌初期的狀態猶像普通的「痱滋」,病人有機會因而忽略,直至腫瘤開始變大及出現潰瘍、出血,則可能已經進入中、晚期,屆時治療會相對較困難。 按癌症期數及病人實際情况制定治療 初期:早期發現的頭頸癌,治癒率相當高。例如早期舌癌,一般可透過外科手術將腫瘤切除,病人亦毋須太擔心切除部分舌頭後會大幅影響說話、咀嚼及吞嚥功能,因為早期舌癌的腫瘤體積小,所需切割範圍相對細,加上舌頭肌肉靈活,一般康復後不會造成大問題。 至於早期發現的喉嚨癌和聲帶癌,則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術或放射治療來醫治,經醫生臨床評估下,如病人適合以放射治療來醫治,則可避免因外科手術切除部分聲帶,而影響到日後發音和說話。 一般而言,早期頭頸癌經治療後,觀察兩至三年都沒有復發,基本上約90%機會屬情况穩定,甚少在更遠的未來出現復發。 中期:中期的頭頸癌,一般腫瘤已有一定的體積,兼且有擴散風險,單純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未必足夠。例如中期的口咽癌,擴散至頸部或淋巴的機會提高,外科手術切割腫瘤亦會嚴重影響外觀和功能,因此這類病人有機會安排聯合治療,例如合併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及化療,三管齊下,雖然治療時間相對較長,惟有望提高治癒率。 不過,病人需留意聯合治療或會承受很大的身體負擔,因上述治療手法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例如食慾下降、疲倦、免疫力低下等,建議在治療初期已需要確保攝取足夠營養,當治療期間的食慾受影響,有需要可採取靜脈注射營養液、胃喉餵食等方法,以維持足夠能量應付療程。 晚期:晚期頭頸癌的腫瘤,可能已未必適合採用手術切除,以往通常只能進行化療,透過低劑量、短期的治療去控制徵狀。10多年前起,醫生會按病人情况,可安排標靶治療來提升腫瘤控制率和患者存活期。 近年醫學界發現,免疫治療對頭頸癌有不錯的治療反應,用途亦相當廣泛,現時已可將免疫治療安排為晚期頭頸癌的一線治療方法,毋須待化療無效時才進行,而是可合併進行。 注意4大警號 張開口照鏡自我檢查口腔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