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醫師指出,鼻敏感一般以連續打噴嚏、流清稀鼻水、鼻塞、鼻癢為主要特徵。若無夾帶咽痛、頭痛、咳嗽、精神疲倦或肌肉酸痛等症狀,可初步判斷為鼻敏感。反之,則有可能是感冒,需求醫作進一步診斷。
患者常使用噴藥進鼻腔或服用抗敏藥來紓解症狀,不過,停止噴藥或停吃抗敏藥後,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等症狀又出現,久而久之,大家都會認為鼻敏感是很難治愈。中醫認為,治鼻敏感病本在脾、病標在肺,所以要改善鼻敏感症狀可從健脾益肺入手。
鼻敏感,現今中醫稱之為「鼻鼽」。《素問·脈解篇》,其曰:「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後世醫家對本病的論述也較多,如金代《劉河間醫學六書》中說:「鼽者,鼻出清涕也。」對鼻鼽的病因,明代《證治要訣》說:「清涕者,腦冷肺寒所致。」
鼻敏感的三大證型
中醫在辨證論治指導下,採用方藥達致溫肺固表之功效,強化「肺氣」,令津液受攝,不再胡亂流出鼻竅,就是從體質方面治療鼻敏感。
- 肺氣虛弱 風寒襲肺
宜用祛散風寒,補氣益肺之藥。
- 脾氣虛弱 水濕泛鼻
宜用健脾益氣、升清化濕之藥。
- 脾腎陽虛 鼻失溫煦
宜用補腎納氣、溫照腎陽之藥。
按摩舒緩
按印堂、迎香、風池、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等,按摩印堂穴、上迎香穴及迎香穴,進行持續上下推按的動作,每次維持約5至6秒,可加速鼻附近的氣血運行,有通鼻塞之用。其他穴位每次用指腹揉按3分鐘。
除印堂、迎香外,其他穴位亦可用艾炙療法。
食療湯水推介
1.淮山扁豆湯 (健脾)
材料:淮山、炒扁豆、茯苓、熟薏米各10克、炙甘草3克、蜜棗一枚、生薑2片
做法:以清水四碗煲至兩碗,早晚飲用。
- 蟲草花合桃湯 (補腎)
材料:蟲草花25克、淮山20克、合桃20克、無花果6枚、南北杏12克、瘦肉6兩
做法:將瘦肉洗淨,再將所有材料先浸20分鐘,以6 碗水煲剩2碗。
- 黃耆防風湯 (益肺)
材料:炙黃耆15克、炒白朮12克、防風12克、生薑2片、大枣3枚
做法:所有材料先浸20分鐘,以5碗水煲剩2碗。
鼻敏感茶飲推介
以鼻癢、打噴嚏多為主,可用防風、陳皮、炙黃耆、炒白朮、生薑、大棗等。
以鼻塞、鼻水清稀多、大便軟泥狀為主,可用木香、砂仁、陳皮、太子參、炒白朮、茯苓、炙甘草、白芷、生薑、大棗等。
天灸療法
「天灸療法」是根據中醫學「天人合一」及「冬病夏治」的理論,在特定日子裏(三伏天/三九天),使用特製中藥敷貼於特定的穴位上。
三天敷貼在適當穴位或患處,有行氣活血、加強人體抗寒及抗病能力,改善及治療體虛、易感冒、哮喘、鼻敏感及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病患者的病情。不過,天灸不適合兩歲以下幼兒使用。
原文: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679261/鼻敏感丨天氣冷小兒鼻敏感狂打噴嚏%E3%80%807個穴位按摩-4款湯水茶療紓緩不適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