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耳水不平衡惹頭暈耳鳴 按穴食療急救兼養生

耳水不平衡惹頭暈耳鳴 按穴食療急救兼養生

耳水不平衡很影響生活,時而頭暈突然發作數分鐘,「天旋地轉」無法站立。時而耳鳴一整日導致失眠,甚至作嘔作悶、耳痛、聽力減退都有機會出現。除了服藥,其實還可按穴位急救,另按體質對症下藥治療兼調理,以防再受徵狀困擾。立即交由中醫師講解!

上述因耳水不平衡所引起的一連串徵狀,中醫認為皆源於一症-「眩暈」。註冊中醫師李善同解釋,3類體質人士特別容易患有眩暈,而且常見於女性及中年人身上,前者因月事或分娩後體虛,後者因氣血衰弱,機能開始衰退、新陳代謝變慢易惹病。

3類高危一族

肝陽上亢者

因精神壓力大,易緊張焦慮,易怒煩躁,使肝風內動、肝陽上亢,便容易感覺虛浮,另出現偏頭痛、耳鳴,嚴重者甚至有機會失眠。此類人士常見於高壓環境工作,缺乏充足睡眠,一緊張就會頭暈發作,病人或感頭昏腦脹,甚至有人形容「個頭像被緊箍罩箍實」。

氣血虧虛者

多見為體形纖瘦、臉色蒼白的人,常感倦怠乏力,如踎低起身也見頭暈。另女性於月經期間因氣血下聚於子宮,不能上榮頭目,便會特別虛弱,耳水不平衡的徵狀也特別明顯,如體虛的產後媽媽容易患上此症。

痰濕體質

多見為飲食肥膩、肥胖人士。因脾胃積滯,使氣血難上頭目,頭痛之餘也會伴隨胃脹噯氣、腸胃不適等徵狀;加上香港春季潮濕,特別容易招惹濕邪,本已容易肝陽化風上擾,若再嗜吃生冷食物又缺乏運動,使痰濕積聚於腸胃,便有機會加劇眩暈徵狀。

辨證下藥治病源

若因耳水不平衡而求醫,中醫會因應病人體質處方中藥,有需要時亦會針灸。肝陽上亢者需疏肝解鬱、平肝息風,氣血虧虛者則補益氣血,痰濕人士袪濕化痰,消食導滯。李醫師續指,若病人急性發作而求醫,亦有機會針灸穴位,如循肝、胃或脾經施針以即時紓緩徵狀,穴位視乎病人情況而定。氣血較弱的虛寒人士,有需要時亦會加艾灸輔助;徵狀一般會即時有改善,而調理約一至兩個月後,發作次數也可有明顯改善。

曾有六旬病人飽受頭暈、偏頭痛及耳鳴困擾半年,嚴重時更會失眠。原來他不但愛吃重口味的肥膩食物如內臟、肥豬肉等,退休後更覺生活百無聊賴,易對生活感緊張焦慮,故於肝陽上亢、體質痰濕兩種因素下誘發眩暈。求醫後以中藥平肝潛陽、化痰導滯,另多做戶外活動放鬆身心,治療一個月後頭暈不再發作,壓力變小,心情也變好。

原文: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717545/耳水不平衡惹頭暈耳鳴 按穴食療急救兼養生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interpret their condition sole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