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困難人士月餅、年糕易黏食道 慕絲月餅軟餐減黏度同應節

食物不單可果腹,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華人傳統歡度佳節,一家人聚首,長者尤其重視,定必準備一桌盛宴,團圓兼大快朵頤,享受節日氣氛。因此,受年老退化或健康問題困擾的人,都不應因疾病影響對美食的追求;就算是吞嚥困難的長者,透過精緻軟餐,都能以味覺慶祝節日,感受幸福。 吞嚥困難:食物過軟或硬 易「落錯格」致肺炎 細味月餅軟餐 因年紀漸長,或長期病患如認知障礙症、柏金遜症、中風等,影響咀嚼、吞嚥及口水分泌,導致咀嚼及吞嚥困難,是其中一個困擾長者及照顧者的飲食難題。 由於患者吞嚥能力逐漸衰退,常見徵狀如流口水,易被鯁住,進食期間或餐後咳嗽,無法由吸管吸收食物,食物殘渣留在舌頭上或口腔周圍,食物倒流到鼻或口腔等。因此,需要改變食物質地,將之變軟變碎甚至打成糊狀,以令食物更容易經食道送到胃部消化。如果食物軟硬度不適中,可能會導致鯁住,甚至「落錯格」,食物走進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等危急狀况。 年糕、糉、月餅 易黏食道生危險 傳統應節食品,例如年糕、糉子、月餅等,質地較黏口。對於患吞嚥困難的病人,容易黏在喉嚨或食道而產生危險。這時候,一份家居精緻軟餐可讓家中吞嚥困難的長者,與家人開心地同桌慶祝節日,一起享用應節食品。 有營全糊餐 解凍隔水蒸即可 「盛饌」軟餐是已煮熟的急凍食品,採購本地時令食材,由香港廠房製造,廚師人手挑筋攪碎,使用薑、葱、大地魚粉等天然調味料,煮熟後放入急速冷凍櫃,不添加防腐劑,可冷藏6個月,只需解凍並隔水蒸熱即可享用。 軟餐由註冊營養師分析營養及製作營養標籤,為確保軟餐營養均衡,一份200克包括一肉一菜的軟餐,當中提供14克蛋白質及4克膳食纖維,配搭家中一碗粥或飯,可提供一餐營養所需。近年亦新推出集齊菜肉飯營養的餐盒套裝,每份240克當中,除了提供充足的蛋白質及纖維量,再增加了25克根莖類碳水化合物,即等於半碗飯,完整進食一餐的餐盒分量,即可提供足夠營養需要。 不同地區對軟餐的軟硬度、黏稠度等的標準不同,常用標準包括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日本的通用設計食品UDF、台灣飲食質地製備指引草案等;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聯同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及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制訂本地化的「照護食標準指引」,共分為9個級別,為用家及生產商提供統一指引。盛饌軟餐經言語治療師評估,符合香港「照護食標準指引」及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第四級(全糊餐、高度黏稠)之要求,即等同日本通用設計食品不用咀嚼的標準,評估為需進食糊餐的吞嚥困難人士,可安心食用。 原文: https://health.mingpao.com/吞嚥困難人士月餅-年糕易黏食道-慕絲月餅軟餐/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27歲男喉嚨痛以為感冒 醫抽出一管黃膿:要趕緊處理

喉嚨痛到吞口水如刀割的經歷不少人有過。中部一名27歲外送員以為自己喉嚨痛只是感冒,自行買止痛藥吃就繼續工作,怎料苦撐3天症狀惡化,還伴隨發燒、嘴巴張不開、講話含糊不清,痛到食不下嚥才求診。一張嘴,醫師即示警「要趕快處理,不然會很危險」,接著拿出一根粗針抽出5c.c.黃色臭膿,而他的症狀也立即獲得改善。 收治個案的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耳鼻喉科醫師陳世璽在個人網站上分享,該名男子求診時一張嘴,即確診為「扁桃腺周圍膿瘍」,是口內化膿,必須趕緊治療。所幸當下以內視鏡檢查,患者較下方的呼吸道沒有腫脹,因此經過局部麻醉後,立刻以粗針插入並抽出一管約5c.c.的黃色膿漿,他回憶道,「有股很銷魂的腐爛味,大概像肉臭掉那樣…。」 什麼是扁桃腺周圍膿瘍? 陳世璽說明,嘴巴張開後,可見舌頭的外側有兩個「球狀物」即為扁桃腺。而扁桃腺周圍膿瘍是指於扁桃腺周圍間隙形成的膿包,成因為扁桃腺外上方的小唾液腺「韋伯氏腺」直接被感染形成潰瘍,屬於深頸部感染的一種。 陳世璽說,扁桃腺周圍膿瘍症狀上會出現單側喉嚨痛、發燒、吞嚥疼痛、張口困難及講話含糊不清。而張口時會看到扁桃腺外上方明顯紅腫,大部分都是單側,軟顎會看起來水腫,懸壅垂會被推向另外一側。 至於診斷方法,陳世璽表示,醫師問完症狀和看口內特徵,再搭配用針直接抽膿,即可診斷加治療一氣呵成。他一般會先用手觸診,初步排除血管瘤或其他腫瘤的可能性,接著再做內視鏡檢查,確認呼吸道是否暢通,待確認無異常後,才會用針抽膿,並送細菌培養檢查。但若腫脹嚴重、脖子也有腫脹,恐需抽血、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是否已有廣泛的深頸部感染。 「扁桃腺周圍膿瘍是深頸部感染的一種,有時候進展迅速,嚴重的時候會阻塞呼吸道造成生命危險。」 陳世璽警告。他解釋,人體頸部由一層層筋膜包覆裡面的器官、肌肉、神經和血管等構造,這些筋膜把頸部分成不同的平面與間隙,而間隙之間又有相通,當感染跑到這空間,就有機會往阻力最小的地方延伸,最後造成整個頸部廣泛性地感染。 陳世璽說,民眾若不想讓扁桃腺周圍膿瘍找上自己,平常要多喝水、多清潔口腔與漱口,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抽菸、並保持作息正常充分休息。該名男子經過膿瘍抽吸與抗生素治療後,已順利解除這次危機。他也藉此提醒國人,若出現單側喉嚨痛,要特別注意可能不是單純的感冒。 原文: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788453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聲音沙啞可能是聲帶老化!過度使用老化易提早 4情況應盡快求醫檢查

40歲王老師近十年來因為工作、教書的關係,每天幾乎都要說話5個小時以上。近期王老師發現自己的聲音愈來愈沙啞,甚至最後「失聲」,因此前往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生張智惠門診就醫,經過內視鏡檢查發現王老師雙側聲帶萎縮,有提早老化的現象。 7、8月學生開心放暑假,老師也得以喘口氣,張智惠醫生提到,不只是王老師,每年到了暑假不少老師都會因為相同困擾前來求診,也有許多大學生在暑假結束前會因為「鴨嗓」前來就醫,經過詢問都是暑假跑攤開心歡唱聲音過度使用所致,提醒大眾如果有4種情況,可能聲帶已有萎縮或發炎的狀況,應進一步檢查。 「這些」因素會使聲帶提早老化 不論是上學、工作,或休息玩樂,只要需要發出聲音,我們的聲帶就在不停的工作。張智惠醫生表示,隨著年紀增長,聲帶也會跟著身體其他器官慢慢老化,而說話的多寡、發聲的習慣及方法、日常生活作息,以及本身的身體狀況等,都有可能會影響聲帶提早老化。 有時聲帶老化導致聲音沙啞,可能會被誤認為是痰變多、喉嚨發炎所致而被忽略。張智惠醫生提醒,一旦在工作上或日常生活上發現以下4種狀況,而且觀察3個月無明顯改善,就要高度懷疑自己的聲帶已經非常疲勞,甚至可能已經出現聲帶萎縮或發炎的狀況,需要接受專科醫生進行內視鏡檢查: • 聲音沙啞• 講話愈來愈無力、音量變小• 長時間講話後喉嚨會疼痛、容易鎖喉• 身邊親友也發現你唱歌或聊天時的聲音和過去明顯不同 聲帶老化如何治療?現代手術方式不適、風險降低 隨著醫學技術進步,針對聲帶老化的治療及保養技術也有了許多的進展,張智惠醫生表示,現在聲帶老化治療已從過去需要全身麻醉的聲帶嗓音手術,發展成在門診就可在特殊的咽喉局部麻醉下進行各種手術。 手術過程會在高解析度內視鏡影像處理系統監控下執行,針對聲帶老化、萎縮、麻痺、痙攣、息肉、結繭、白斑等嗓音問題施行注射手術。張智惠醫生提到,這種特殊的咽喉局部麻醉手術可以減少全身麻醉的花費、風險與不便,並大幅減輕病患術後的不適,術後不需住院,恢復期短,能讓病人更快地回到工作崗位及日常生活,或接受後續的專業嗓音訓練。 不過聲帶老化的原因有許多,因此在治療前醫生仍會先了解個案的習慣,找出造成老化的可能因素,以及個人對聲音的要求程度,再提供患者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原文: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聲音沙啞可能是聲帶老化-過度使用老化易提早-4情況應盡快求醫檢查/466618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魚骨鯁喉 | 中國留學生美國鯁魚骨入院,動用6個專科醫生手術費超貴!3個自行處理伏位公開!醫生:會傷上加傷

拔一根魚骨居然要花天價醫療費!一名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女生早前吃剁椒魚頭時,不慎將魚骨吞下;本以為只是小事一樁,未料最後居然動用6名耳鼻喉科專家一同做「拔魚骨手術」,費用更讓事主咋舌。對此,事主直呼:「5年不敢再吃魚!」 該名女留學生在網上拍片,講述自己在美國被魚骨卡喉嚨的經歷。她表示自己在家中吃剁椒魚頭時,稍一不慎把魚骨吞下;因為以往亦曾試過被魚骨卡喉嚨,因而覺得「不是甚麼大事,我就想上醫院給夾出來就行了」,遂預約了第二天的學校門診。 被醫生告知回家休養便可 翌日事主到學校醫院應診,護士詢問其情況,得悉有喉嚨痛症狀,由於擔心她確診新冠肺炎,於是要求她先做核酸檢測。當時女事主感到困惑,「我嗓子痛是因為卡了魚刺」,但為了省卻麻煩而順應對方要求。 好不容易做完核酸檢測,事主終於可以見醫生。醫生第一句就是問她「你可以呼吸嗎?」,事主回答「當然可以」,就被安排照X光;對方安撫她「那就沒甚麼大問題啦」,更向她指門診因為沒有喉鏡,故不能做任何治療,讓事主哭笑不得。醫生向事主指可先行回家觀察一個星期,若沒有甚麼大礙,可以不用覆診。 不知情下喝麻醉藥 事主回家後發現喉嚨越來越痛,決定到大醫院看急症。輪候3個小時見到醫生後,未料對方直言「難處理」,因此再請耳鼻喉科專家來會診;過程中,她更一度躺在擔架上被抬至急症室。 她再次被安排照X光,然後獲護士遞來一杯液體,指「把這個喝了能緩解你的嗓子痛」。事主喝下後才發現原來是麻醉藥,護士更在她手背上「種豆」,以防發現魚骨插在較深的位置後,需使用喉鏡處理。對此,事主直言自己當時嚇得心想:「讓我跟魚刺共度餘生吧!」 拔一根魚刺動用6個專家 女事主依稀記得一共有6個醫生協助拿出魚骨,指整個「手術」歷時短短半小時,但費用卻高達8.8萬美元(約68.6萬港元);所幸有學生保險,她最後一共只需付1,000多美元(約7,800港元)。最後她表示,經此一役後「5年內不會再吃魚」,又提醒大眾切記要買醫療保險。 鯁骨3大處理伏位 魚骨鯁喉如處理不當,後果可大可小。本港耳鼻喉專科醫生黃德彰曾受訪指出,以下方法可能令喉嚨傷上加傷: 1)扣喉拍背 扣喉有機會令喉部損傷更嚴重 2)飲醋 醋並不足以溶掉食物的酸性,更可能刺激喉部傷口 3)大口吞飯 固體食物有可能將骨頭越推越入,或將其推至食道等更深位置,可致生命危險 黃德彰醫生 Dr Frederick Wong – 耳鼻喉專科醫生 原文: https://www.etnet.com.hk/www/tc/health/106171/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食道癌|婦人嘴巴飄難聞酸臭味檢查驚揭患食道癌 醫生提醒1飲食習慣易出事

台灣開業耳鼻喉科診所院長吳昭寬醫生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病例,表示曾經遇到一對50多歲的夫妻,丈夫一進入診間便抱怨妻子「嘴巴臭死了」,詢問是否有手術可以處理問題,而對方就指自己因為排便不順,平均1至2週才大便一次,所以上網購買號稱能治百病的「黑藥丸」服用,懷疑是該藥丸發出臭味。 吳昭寬隨即替婦人檢查,結果婦人一打開嘴巴,裡面散發著濃烈的酸臭味,甚至誇張到「戴著N95都聞得到」。由於婦人的嘴巴無特別異狀,於是他又安排內視鏡檢查,結果發現對方在吞嚥時聲帶後方、食道開口處突然冒出一塊「不太妙」的小紅肉,當下驚覺不對勁,立即安排切片,結果確診為食道癌。 該名婦人平時不煙不酒,也沒有嚼食檳榔的習慣,到底為何會患上食道癌?吳昭寬就指出,致病原因可能在於對方喜歡喝熱飲的習慣。他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高於65°C的熱湯,定義為2A級致癌物,而婦人本身患有嚴重的胃酸倒流,加上又愛喝熱湯,最終演變成食道癌,並導致口中散發出的氣味「有點酸又帶著一點腐爛味」。 吳昭寬提醒,如果平日已做足口腔保健,但嘴巴還是出現臭味,有可能是疾病的徵兆。他表示可根據不同的異味作判斷,並列出以下4個例子供市民參考。 • 爛蘋果味:嚴重糖尿病,且已經出現酮酸中毒• 酸臭味:胃酸倒流,且酸味會比較明顯• 垃圾腐爛味:牙周病、蛀牙或口中有癌細胞的腐爛肉• 魚腥味:鼻竇炎,發作時內部黏膜會充血,有時帶有血絲,就會有濃郁的腥味。 食道癌高危風險 食道癌的成因至今並未有定論,但本港耳鼻喉專科醫生陳鍵明曾接受訪問時指,若將熱燙的食物放入口,首當其衝受傷害的是口腔內的黏膜,世衛已將高溫食物列為2A級致癌物,當中食道是最遭殃的器官,可致食道癌。 陳醫生亦引述研究指出,當溫度達攝氏65度在同一位置2秒已可灼傷,若70度可快至1秒便灼傷;而打邊爐時的滾湯、滾油隨時或90度以上,故進食時尤要留意。醫管局又表示,長期吸煙、嗜飲烈酒、胃酸倒流、經常進食醃製煙燻食物等,亦有機會增加患上食道癌風險。 原文: https://skypost.hk/article/3768636/食道癌-婦人嘴巴飄難聞酸臭味檢查驚揭患食道癌-醫生提醒1飲食習慣易出事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食道弛緩不能症|吞嚥困難、體重減輕要小心!長期恐增食道癌風險

食道弛緩不能症與食道體蠕動異常及下食道括約肌舒張異常有關,它會導致患者漸進式的吞嚥困難、體重減輕,病程在緩慢進展下可能演變成食道極度擴大及扭曲,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或肺膿瘍,長期下來也會增加食道癌發生的機會。 對於有吞嚥困難症狀的病人,常常不容易釐清其病因,甚至和常見的胃酸倒流等消化道疾病不易區分。若在胃鏡檢查時無法找到顯著的阻塞性病因,例如食道腫瘤等病況,則可能是相對少見的原發性食道蠕動障礙,其中「食道弛緩不能症」是最常見的病因。 食道弛緩不能症是一種少見的疾病,其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0.03~2.5例,盛行率約為每十萬人2.5~15.3例,但因近年來醫學界診斷力的提升,其發生率及盛行率逐年上升,且男女並無差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主要發生在25~60歲。 病因多元 與病毒感染、特定基因有關 食道弛緩不能症的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但根據病理組織學的一些證據,發現在某些病毒如單純疱疹病毒,感染食道之後,在一些帶有特定易感性基因的族群身上會產生異常而過度的免疫反應,導致控制食道蠕動的神經細胞被免疫系統的T細胞及抗體破壞,進而造成食道蠕動異常及下食道括約肌的舒張異常。所謂「易感性基因族群」,舉例來說,目前已知的有帶有人類白血球抗原(HLA:human leucocyte antigen)基因的族群(例如:HLA DQA10103、DQB10603)。 簡而言之,其病因可能為多重來源,包括基因易感性、病毒感染後的自體免疫問題、控制肌肉的神經元受到攻擊而導致局部發炎、受傷而退化等。 症狀表現多樣化 胸口灼熱易與胃酸倒流混淆 食道弛緩不能症有許多不同的症狀表現,最常見的是同時對固體和液體食物吞嚥困難,其他還包括胸痛、胸口灼熱及體重減輕等。另外,也很常發生未消化食物逆流的情形。在呼吸道的併發症則包括夜咳及食物嗆入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吸入性肺炎或肺膿瘍。 由於上述症狀常常是緩慢且漸進式發生的,一開始症狀不甚明確,且病人常出現胸口灼熱,極度類似胃酸倒流,因此一開始常會被誤診為胃酸倒流症。從症狀發生到有明確診斷,平均大約需要2年,甚至有些病人的症狀長達5年,四處求診,最後才終於確診為食道弛緩不能症,接受相對應的治療。甚至過去也發生過病人被診斷為胃酸倒流,導致接受了抗逆流手術的狀況。因此,當病人被診斷為胃酸倒流症,但接受藥物治療均無良好療效時,除了胃鏡檢查,更應進一步接受食道壓力檢查,以找出確切病因。 診斷工具包括胃鏡、食道攝影、食道壓力檢查 診斷食道弛緩不能常用的工具包括俗稱胃鏡的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鋇劑食道攝影及食道壓力檢查,食道壓力檢查則是目前診斷的黃金標準。當病人症狀出現時,第一步會安排胃鏡檢查了解是否有食道阻塞性病變(例如:食道癌、長期胃酸逆流引起食道狹窄等),若排除,便有可能是原發性食道蠕動障礙,其中「食道弛緩不能症」又是最常見的原因。 在胃鏡檢查下,食道弛緩不能症的特徵例如:食道內有液體或食物殘渣堆積、食道體異常擴大及扭曲、胃食道交界開口緊縮且內視鏡通過時有阻力感等。當懷疑此診斷時,進一步會安排鋇劑食道攝影,此為一放射線檢查,不具侵襲性,病患喝下鋇劑後,藉由不同姿勢、不同角度拍攝食道的影像,醫師會觀察一定時間內鋇劑流經過食道和進入胃的速度,以評估食道的排空能力,也可對食道輪廓做一整體評估。食道弛緩不能症的病患在鋇劑食道攝影檢查下,食道體會擴張,進而表現出鋇劑沉積及「鳥嘴」徵象。而最終若要確定診斷,就需要安排食道壓力檢查。 食道壓力檢查可分析食道蠕動功能做出正確診斷 傳統的食道壓力檢查管路上的壓力偵測器數目較少(5個壓力偵測器,彼此相隔5公分)。而隨著近年來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使用的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其壓力偵測器數目增加為22~36個,且壓力偵測器之間相隔僅有1~2公分。將導管放入食道後,利用兩端括約肌壓力較高的特性以確定下食道括約肌的位置,接著請病患依指令吞下生理食鹽水,食道蠕動時,其壓力的高低變化會以不同顏色來呈現,有助於分析食道蠕動的功能。而當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結合食道阻抗檢測時,則更能完整評估食道運動功能及食團運送效果。 目前針對食道蠕動異常疾病的分類,是使用新的芝加哥分類系統(第四版)來做為診斷標準,而在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下,發現食道體的蠕動異常及下食道括約肌的舒張異常,就能確診為食道弛緩不能症。 經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術 可達到外科手術效果 目前針對食道弛緩不能症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醫師將內視鏡經由病患口部伸到食道,利用內視鏡手術刀經食道黏膜下層創造一通道(猶如一隧道般)直達胃部賁門,之後會在此通道內進行食道肌肉切開,經由此方式,可達到傳統外科手術的效果。此方式在病患體表沒有傷口,復原迅速,效果不錯,安全性亦高,但長期追蹤仍有復發的可能性。而針對年紀較大、共病較多的患者,則可以考慮氣球擴張術或肉毒桿菌注射等更低侵入性的治療方式。 病人食道易有食物滯留發酵 影響微菌叢組成增加食道癌風險 食道弛緩不能症病患因食道體的蠕動及下食道括約肌的舒張異常,也會造成食物的滯留及發酵及黏膜慢性發炎,可能進而影響食道微菌叢的組成。然而過去少有此類研究,台大醫院及好心肝診所團隊合作,進一步針對食道弛緩不能症病人的微菌叢組成特徵,微菌叢和疾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及接受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治療前後的食道微菌叢變化,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期做為日後分析疾病特性及提供個人化精準醫療的基礎。 研究分析了食道弛緩不能症病人及對照組健康成人的微菌叢組成,發現其組成有明顯差異,病人組其微菌叢組成佔比最高的是乳酸桿菌屬。而進一步分析食道內不同滯留嚴重度病患的微菌叢組成,發現當滯留程度較嚴重時,其乳酸桿菌屬菌叢的豐富度明顯較高。推測以上結果乃因其食道內食物長期滯留發酵,且在酸性環境下更利於乳酸桿菌的生存,而其在酸性環境下會進一步產生亞硝胺化合物,進而具有致癌性,長期可能增加食道癌產生的風險。 而針對接受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病人的微菌叢做分析,乳酸桿菌屬菌叢的比例在術後有明顯下降。乳酸桿菌屬在酸性環鏡下可能和致癌性相關,所以術後食道的淤積被紓解,乳酸桿菌屬佔比隨之下降,食道整體微菌叢組成也隨之改善。 但需要注意的是,術後病人食道菌相顯示「奈瑟氏菌屬」的佔比增加,奈瑟氏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之前研究顯示革蘭氏陰性菌和逆流性食道炎有相關性,推測奈瑟氏菌佔比增加是因術後胃酸逆流增加導致。故術後也不可輕忽,應長期追蹤,若有逆流性食道炎,也應適當治療,以避免長期胃酸逆流造成的食道傷害。此一研究已於2023年4月發表在亞太地區消化系醫學會官方醫學雜誌《胃腸肝病學期刊》(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簡而言之,食道弛緩不能症患者因食道體的蠕動及下食道括約肌的舒張異常,食物容易滯留於食道,造就其特殊的微菌叢組成特徵,並可能和食道癌風險增加相關,但因果關係仍需進一步驗證。食道弛緩不能症患者在接受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後,乳桿菌菌叢比例下降,推論和食物滯留改善相關。…

發燒喉痛誤當傷風感冒 扁桃腺積膿可「傷心」

隨新冠疫情減退,社會全面復常後,不少傳染疾病出現上升趨勢,當中包括扁桃腺炎。 扁桃腺炎常見症狀是發燒、喉嚨痛,常被當作一般傷風感冒。但若接受藥物治療後病情依然反覆,情况持續逾一周,就應馬上求醫。事關病情惡化可導致扁桃腺積膿,膿液可能擴散至呼吸道,以至胸腔,嚴重可導致呼吸困難、心臟受損。 位於咽喉深處兩側的扁桃腺,腺體雖小,卻是造成喉嚨痛的罪魁禍首。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杜永禧醫生指出:「八至九成喉嚨痛源於扁桃腺炎,好發於兒童及青少年。扁桃腺炎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經空氣中飛沫傳播,自從口罩令解除後,臨牀上的確見到扁桃腺炎有上升趨勢。」感染途徑除了因接觸到病人飛沫外,也可能透過共享食物飲料或共用餐具而染病。 咽喉兩側痛 不會流鼻水打噴嚏 跟傷風感冒最大的分別,扁桃腺炎不會出現流鼻水和打噴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徵,而喉嚨痛位置亦不在中央,而是在咽喉兩側。嚴重者會因扁桃腺脹大而阻塞氣道,呼吸困難。杜永禧醫生指出,絕大多數扁桃腺炎都屬於病毒性,而細菌性則只佔不多於三成。「病毒性扁桃腺炎多由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一般都能自然痊癒。不過,醫生比較關注感染EB病毒引起的扁桃腺炎,因為此病毒可引起單核白血球增加,令病人發高燒及喉嚨痛,並維持2至4星期;此外,亦有可能影響肝功能,嚴重可導致肝衰竭。」而一般扁桃腺炎發燒只會持續3至5日,一旦發現高燒持續,就應及早求醫。 EB病毒最「惡」 可致肝衰竭 感染EB病毒引起的扁桃腺炎病情相對嚴重,惟並無針對的治療方案,主要靠自身免疫系統消滅病毒,並透過紓緩藥物消除病徵,包括以類固醇藥物消炎止痛,杜永禧醫生補充:「病情嚴重的病人或需入院治療和監察病情,例如因吞嚥困難而無法進食,甚至出現脫水情况,就要入院吊鹽水。此外,亦需監測病人肝功能,若病人患有慢性肝病,例如乙型肝炎,就要加倍小心,若肝酵素持續高水平,就要轉介至肝臟專科跟進治療。」 打消炎針 開切口抽膿 細菌性扁桃腺炎引起的病情就更為嚴重,需要抗生素消滅細菌,一旦延誤治療,後果嚴重,因為扁桃腺炎可引起一系列併發症,徵狀由咽喉一直向下推移,杜解釋:「當扁桃腺炎不受控制,扁桃腺周圍會發炎積膿,例如扁桃腺旁膿瘍就表示出現併發症,病人須立即治療,包括注射消炎針,並在積膿位置開切口抽膿。嚴重積膿更可能擴散至氣管,令呼吸道收窄,造成呼吸困難,須即時安排插喉以打通呼吸道,否則有窒息的危險。」 頸腫如被掐 呼吸困難心跳快 有病人因為未能獲得適切治療,病情急劇惡化,在深切治療部留院近兩星期。杜永禧醫生憶述:「該名年約50歲女病人,病情由喉嚨痛開始,持續了10天,病情反覆,其間有向普通科醫生求醫,確診細菌性扁桃腺炎,獲處方抗生素,惟完成療程後,病情依然反覆。」據病人描述,服藥後病情反覆,除了喉嚨痛、吞嚥困難外,更逐漸出現頸部腫脹,感覺猶如被掐頸一樣,令其呼吸困難,心跳異常急速,捱病逾10日。杜指出:「病人當時的積膿已由扁桃腺附近擴散至心臟,因而出現呼吸困難及心跳加快等情况,須即時入院,並在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除了靜脈注射抗生素,還要透過胸腔鏡引流膿液。病人其後需要定時回醫院洗傷口,她坦言無法想像喉嚨痛會惡化至幾乎失去性命。」杜強調這種案例非常罕見,但提醒病人不要忽略扁桃腺炎的嚴重度。 杜永禧醫生 Dr Zion To – 耳鼻喉專科醫生 原文: https://ol.mingpao.com/ldy/beautystyle/fitness/20240506/1714929209432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Read more about the article 喉糖推薦2024│消委會測試8款無糖喉糖推薦名單 龍角散、得果定含糖量超過7成!冇藥性兼越食越痛?
喉糖推薦2024

喉糖推薦2024│消委會測試8款無糖喉糖推薦名單 龍角散、得果定含糖量超過7成!冇藥性兼越食越痛?

喉糖有好多款,想紓緩喉嚨痛的話,就一定要識揀有效的喉糖,因為市面上原來有不少喉糖不單止沒有藥性,難以紓緩喉嚨痛,甚至有喉糖含糖量超高,食得多反而會令喉嚨痛加劇?消委會曾經測試過市面上41款喉糖,其中包括多個常見品牌,包括得果定、使立消、金嗓子、龍角散等品牌,發現大部份產品糖份含量超過7成,而當中部份產品雖含不同消毒殺菌成分,但過量服用或會引致口腔痛、過敏或呼吸困難,值得消費者留意!近期正值流感高峰期,新冠肺炎也繼續肆虐,萬一不幸染病,想紓緩喉嚨痛,以下8款零糖或低糖喉糖推薦可能幫到你。 喉糖可分成藥和食品兩大類 消委會從市面抽驗41款喉糖,其中11款含有殺菌成分,10款為註冊西藥,1款為註冊中成藥,其餘30款屬食品。標示為藥物的樣本中主要有效成分可粗略分為消毒殺菌、止痛和抗過敏三類。 過量服用或致口腔痛、過敏或呼吸困難 其中,樣本「得果定」喉片檸檬和「Scassh」Trouch Lozenge標示含有地喹氯銨,能用於治療口腔或喉嚨的細菌、酵母菌或真菌感染。其實,早於1977年在德國已有報告指出這成分主要是紓緩徵狀,不能改善病情及加快康復。顧問藥劑師表示,含地喹氯銨的喉糖,每天最多可服用8粒,顧問醫生更認為最好是10歲或以上才服用,而過量服用會出現舌頭痛或口腔痛,得不償失! 而樣本「特快靈」消炎殺菌喉糖不含糖份 (潤喉檬蜜)標示含有西吡氯銨。藥劑師指出,這成分可用於6歲以上人士。顧問醫生表示,過量服用該成分有機會出現皮疹、過敏反應或腸胃不適等。 過量服用使立消有機會引致胃部不適 除了季銨化合物,例如「使立消」有多款樣本都以2,4-二氯苄醇及戊間甲酚的組合為基礎,2,4-二氯苄醇及戊間甲酚都具有消毒殺菌的功效,用於紓緩口腔和咽喉感染的徵狀。崔俊明藥劑師更認為,一般不建議12歲以下的兒童使用。而過量服用2,4-二氯苄醇有機會引致胃部不適及刺激中樞神經,過量服用戊間甲酚則有機會出現面腫及呼吸困難。 14款喉糖含糖達7成 每天6粒超標! 而對於食品類喉糖,消費者更要注意喉糖的含糖量。是次檢視的樣本中,不少列明含有糖分,部分樣本標示的糖含量更高達七成以上,如「Little Remedies」天然蜂蜜潤喉棒棒糖、「得果定」Cool潤喉硬糖 (薄荷味)和「龍角散」每粒含超過3克糖,如果每天早午晚各食2粒,一天食6粒,便會攝入超過18克糖;其中「龍角散」 Ryukakusan Cough Drops 120MAX Stick每粒含3.8克糖,食6粒所攝入的糖含量已接近一天限量的一半。 部分喉糖含有藥物成分須慎服 6歲以下兒童應特別注意 原文: https://hk.news.yahoo.com/喉糖-推薦-消委會-無糖-名單-龍角散-得果定-使立消-000331168.html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口氣有腐爛味,吞嚥困難卡住卡住,原來是食道憩室症

食道憩室症 我們都知道食物的旅程。在經過嘴巴的咀嚼,食物進入喉嚨後,正常吞嚥功能會將會厭軟骨蓋著氣管,讓食物順暢地進入食道,再一路通過胃、小腸、大腸。 可是,倘若喉嚨位置的環咽肌(cricopharyngeal muscle)較弱,可能往外往後突出形成一個多出來的小空間,我們稱為憩室。環咽肌在食道上方,放鬆的時候能讓食物通過;在平時沒有吞嚥的時候,環咽肌收縮緊張,避免口水往下流。而在做吞嚥動作時,口咽部的肌肉會強力收縮將食物往下擠壓著環咽肌,假使環咽肌沒有適當地放鬆讓食物通過,這些壓力就會讓環咽肌往後突出,變成食道後方的憩室。 食道憩室症造成的症狀 這時食物可能就會誤入歧途,在進入喉嚨後沒有往食道一路向下到胃腸道,而是卡在這個喉嚨後方的小空間裡,而這個空間是個盲端,代表食物接下來無路可去,就只是卡在這裡。可是這個多出來的小空間並沒有辦法消化食物,這些食物就會在憩室裡腐壞,因此患者的口氣會變得很不好,一張口就有腐臭般的壞味道,且這些異味還不是漱口刷牙,更不是吃消痔丸就能解決的。 喉嚨痛可以吃什麼食物? 腔室愈大,卡的愈多食物,愈容易會往前壓迫到食道的空間通路,因此很可能造成吞嚥困難,吞東西總覺得很卡,無法順利往下,甚至更容易會嗆到,或是吞嚥後食物又被嘔回嘴內。 即使是患者口氣不佳,或是常常覺得吞嚥困難,可能不一定會被發現是食道憩室症引發的。有時會到了患者出現併發症,像是由於患者很難順利進食,常常會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良,或是因為吞嚥障礙而常變成吸入性肺炎,才接受進一步的檢驗。 哪些人容易會有食道憩室? 年紀大的長者,多數食道憩室症的患者超過七70歲。 男性患者比較容易有食道憩室症的問題 本身有吞嚥障礙 如何面對食道憩室症? 當醫生懷疑患者有食道憩室症的時候,可以做上消化鏡或食道攝影來證實診斷。由於食道憩室屬於結構性的問題,若已經造成患者吞嚥困難、營養不良、及反覆發作吸入性肺炎,就要考慮用手術改善。 在還沒有開刀治療之前,記得進食時小口小口就好,不要一次吃一大口食物,這樣環咽肌承受的壓力就會太大,容易往後突出。而且每一口都要在嘴巴內充分咀嚼,進食中間可以偶爾配一些小口小口的開水,也可以幫助吞嚥更順利。另外,建議罹患食道憩室的人先不要吃堅果,種子,或帶皮的蘋果、番茄等食物,這些食物很容易停留在憩室裡,最好避免。 總結食道憩室症 食道憩室症是喉嚨後方有個多出來的腔室,讓人難以吞嚥,且讓食物誤入歧途進不到胃腸內。當長者口氣很重,吞嚥不順利容易嗆到、吸入性肺炎、或是體重一路降低營養不良的時候,最好讓醫生診治是否有食道憩室的問題。 原文: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口氣有腐爛味-吞嚥困難卡住卡住-原來是食道憩室症-圖文懶人包-/443963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喉嚨痛有真假之分嗎?

相信每一個人都試過喉嚨痛。當父母遇到孩子有喉嚨不適的情況,便會將自己之前喉嚨不適的經驗投射到孩子身上。不過,情況是否真的如此呢?雖然醫生臨床上也會發覺小朋友喉嚨會有發紅變腫時,但大多不是非常疼痛的那一種感覺。那麼哪一種才是真的喉嚨痛呢? 原來有些過濾性病毒感染真的會在口腔造成不同程度的潰瘍,情況跟平常的喉嚨痛不同,這種潰瘍就是我們俗稱的「痱滋 」。當食物或飲料接觸到這些痱滋的情況下,孩子會感覺到疼痛,因而拒絕飲食,令父母擔心不已。最常見的情況是,因為不同的腸病毒或者是疱疹一型病毒所引起,一般來說,這些潰瘍並不會單獨出現,一般是以一組十粒或以上的狀態出現,並且影響口腔、舌頭、嘴唇等位置。所以,父母就算沒有去看清楚孩子的喉嚨,從外面也不難看到有很多潰瘍的存在。 那麼,應該如何處理呢? 喉嚨痛可以吃什麼食物? 若只是整體性身體不適,而出現喉嚨發紅的情況,使用撲熱息痛及非類固醇類的消炎藥,便能有效減輕不適。若屬於潰瘍性的喉嚨痛,以上的藥物都會有所幫助,但是效果未必十分理想。故此如果孩子真的因為潰瘍性的喉嚨不適而拒絕進食的話,有機會要在醫院透過靜脈點滴水分,然後靜待康復。 除非確定疱疹類的過濾性病毒感染,否則現時沒有所謂的抗病毒藥物可以處理。因此,最重要是及早由醫生作出正確診斷,孩子喉嚨痛是否存在以及背後的原因,然後給予父母合理估計傷口愈合的情況。大部分父母明白實際上的情況後,也會有一個合理的預期,可以放心下來。 原文: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健康/真假喉嚨痛/437995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