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病|過夜冷氣開太凍 24歲女扁桃腺嚴重發炎 全因瞓覺「一個壞習慣」累事

夏天大部分人都會開冷氣睡覺,然而英國一名24歲女子早前到土耳其度假,並在酒店大開冷氣睡覺,結果出現喉嚨痛、全身發抖、身體疼痛等情況,檢查後證實為嚴重扁桃腺發炎,醫生估計是吸入酒店房間冷氣機的霉菌所致。 綜合外媒報道,來自英國倫敦的24歲女子Liana Foster是一名生物醫學科學家兼網紅,Liana與家人到土耳其安塔利亞度假,未料2天後她發現醒來時感覺昏沉,喉嚨痛得無法吃喝,而且扁桃腺(喉嚨後部的小腺體)有白點,亦有體溫差、全身發抖、身體疼痛的情況,她當時以為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檢查後,醫生診斷她患有非常嚴重的扁桃腺發炎,估計是由酒店房間冷氣機的霉菌所引致。 Liana事後憶述入住酒店的第一晚,她把房間冷氣調校至很低溫,加上她全晚多數用嘴巴呼吸,懷疑因此生病。儘管她翌日醒來已感覺不舒服,但因費用昂貴而未有看酒店的常駐醫生,至第二天早上情況變得嚴重才去醫院。 分享經歷提醒小心開冷氣 因Liana無法服用口服抗生素,她需要接受靜脈注射3天,每天2次,形容過程非常痛苦。她目前仍正接受口服藥物治療,並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經歷,提醒其他人開冷氣睡覺時要三思,除非他們知道冷氣機有得到定期維護,「我相信如果我們睡覺時不開冷氣就不會有事。我以前得過扁桃腺發炎,但從來沒有那麼嚴重過,如果細菌沿著喉嚨散播,可能會影響心臟和其他器官」。 據報扁桃腺是口腔後部的2塊組織,是免疫系統抵禦通過口腔進入的細菌和病毒的第一道防線的一部分,意味它們本身很容易受感染。扁桃腺發炎症狀通常會在2至4天內惡化,這種情況本身不具傳染性,但引起這種情況的感染卻具傳染性。在大多數情況下,扁桃腺發炎會自行痊癒,或通過短期抗生素治療而痊癒,但對於復發或嚴重病例,手術切除扁桃腺是唯一有效的選擇。雖然Liana的醫生表示她的感染可能是由冷氣引起,但這種情況也可能是由許多常見的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 資深臨床藥劑師Nyrah Saleem曾表示,一般來說,如冷氣裝置有得到良好維護,不太可能使人生病。然而,如冷氣裝置沒有進行水積聚維護,會捕獲病毒和細菌,特別是當霉菌或微生物在其中生長時,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持續呼吸充滿細菌的空氣,有機會導致肺部感染,即退伍軍人症,該是一種嚴重的肺炎,通常發生在受細菌污染的酒店、醫院或辦公室的冷氣、加濕器、浴缸、泳池等地方。 原文: https://hk.ulifestyle.com.hk/topic/detail/20038988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花粉塵蟎致鼻敏感?眼睛亦會過敏!遠離致敏原 4招舒緩眼睛紅腫痕癢

春夏常見致敏原 常見致敏原1|花粉 春暖花開,溫暖的春夏是花朵盛開的季節,植物會透過空氣,或動物傳播花粉。原本體質較敏感的小朋友,特別是患有濕疹、鼻敏感或氣管敏感,會對花粉較敏感,因而引起過敏反應。像是香港常見的木棉樹會吸引雀鳥和昆蟲吃木棉花的花蜜借此傳播花粉。授粉的木棉花會結出果實,果實成熟後果殼會裂開,裏面帶有大量棉絮的種子就會隨風飄散,這些棉絮也有機會引致過敏。 常見致敏原2|塵蟎 塵蟎的卵、排泄物、脫皮以及屍體殘骸都是人體過敏原,他們體型非常小,身體呈乳白偏透明的顏色,肉眼幾乎不可見,且繁殖速度非常快,以人體掉落的皮屑作為食物,除了空氣,還會吸附在棉被、枕頭、床褥等地方。塵蟎喜好在潮濕、溫暖及陰暗環境生長,加上人體體溫、睡覺時出汗和呼吸時帶出的濕氣等,因此床褥、枕頭等是塵蟎的溫床。 眼睛也會過敏 以上致敏原除了會引致鼻敏感,還有可能導致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是由過敏原或其他因素而引發眼睛過敏,屬於眼科疾病之一,患者會感到眼部不適,眼紅,痕癢,流淚,怕光及熱感的症狀,一般是不會造成永久性的視力影響,但也有少部份情況較嚴重的病人可能有角膜受損及發炎等併發病症,從而導致眼睛疼痛及視力受損。 遠離致敏原 如家長發現孩子對花粉或棉絮纖維有過敏反應,便應該避免接觸,可以在戶外可考慮佩戴口罩,甚或再加護目鏡擋住致敏原接觸眼睛。在室內,可關上窗戶及使用空氣淨化機,並時常保持屋内乾爽,定期清潔床褥、枕頭、棉被等,避免塵蟎繁殖。 4招舒緩眼睛紅腫痕癢 舒緩眼睛紅腫痕癢方法1|沖洗眼睛 如發現像有棉絮纖維等較大的致敏原停留在眼睛表面,可使用生理鹽水或人工淚液沖洗眼睛,去除致敏原。 舒緩眼睛紅腫痕癢方法2|冷敷眼皮 使用冷水沾濕的毛巾敷在眼皮上,以低溫使血管收縮,有助舒緩眼痕徵狀,在冷敷時要閉上眼睛,避免讓毛巾直接接觸眼球。千萬不可使用熱敷,因爲熱力使血管擴張,令病徵惡化。 舒緩眼睛紅腫痕癢方法3|人工淚液滋潤眼睛 家長亦可為孩子適量使用即棄式人工淚液滋潤眼睛,加強潤滑有助舒緩眼睛痕癢,並提醒孩子們記得眼睛痕癢時不要揉眼睛,否則手上的微生物容易入侵眼睛,引起發炎或感染等風險。 舒緩眼睛紅腫痕癢方法4|暫停佩戴隱形眼鏡 另如孩子有配戴隱形眼鏡習慣,當眼睛過敏發生時亦應先停用隱形眼鏡,待眼睛康復後再配戴。 以上方法可以暫時舒緩眼睛紅腫痕癢,如懷疑眼睛過敏,應先作眼睛檢查,排除其他因素如細菌感染等情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使用抗敏感眼藥水。含抗組織胺成分的眼藥水,可以抑制敏感引起的組織胺反應,有些抗敏眼藥水含穩定肥大細胞的成分,則可幫助預防及處理眼睛過敏。 鼻出血|流鼻血 原文: https://www.eugenebaby.com/articleList/育兒資訊/眼睛健康-花粉塵蟎致鼻敏感-眼睛亦會過敏-遠離致敏原-4招舒緩眼睛紅腫痕癢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耳石脫落「像坐失速咖啡杯」!醫揭6大可能原因 一圖看懂自救法

頭暈是常見毛病,多數民眾不在意,但若是耳石脫落造成的眩暈則不容忽視。不少名人都曾發生耳石脫落,例如男星郭彥甫,說發作感覺「像坐失速咖啡杯」,還有歌手戴佩妮,也說這問題害她連躺下都不行;醫師說,有病史者平時應避免瑜珈這類會扭轉、倒立的運動,同時保持飲食清淡,若無法改善,須及早就醫。 針對耳石脫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楊宗翰說,其又稱為良性陣發性眩暈,是常見的前庭疾病,不會影響聽力,也不會危及生命,卻恐造成極度不適。他解釋,耳石本身是一個碳酸鈣結晶,通常附著在內耳平衡器官的內膜上,若因老化、缺氧、感染或鈣離子失去平衡而脫落,漂流到半規管中,將造成擾流、影響平衡作用,進而發生暈眩。 楊宗翰表示,發生暈眩的頻率與原因很多種,若是耳石脫落造成的眩暈,大多比較短暫(10~30秒),而且是由特定的頭部動作誘發,例如轉頭、抬頭或左右移動時,若嚴重,稍微一動便會發作。 對於耳石脫落原因,楊宗翰指出,老化、頭部外傷、前庭神經炎、偏頭痛、缺氧、梅尼爾氏症都有可能,在台灣以女性發生率較高,研究顯示這可能與骨質疏鬆有關,因骨鬆會影響到耳石內的鈣離子平衡,最後可能導致脫落。 針對治療,楊宗翰說,藥物只能緩解暈眩,必須進行耳石復位術,藉由轉動病人頭部、將耳石導回橢圓囊,但復發率高,治療完成後一年內復發率約18%,3年內復發率約30%,所以日常保健一定要注意,包括練習放慢腳步,並避免瑜珈這類會有扭轉、倒立等動作的運動,也要提防身體缺氧,飲食則應清淡,盡量少鹽、少油,另適時補充營養素如鈣與維生素B、D,使血管維持良好狀態,若仍常感暈眩,建議尋求醫療協助。 居家耳石復位法步驟與注意事項: A. 跪在地板上或大床中間,快速朝上看向天花板。 B. 接下來將頭倒過來放在地板上,收下巴,用頭部後側接觸地板,以指尖輕敲右耳後頭顱,可助耳石移動。 C. 慢慢轉頭,頭轉向右肘,試著使右肘維持在視野中央。 D. 繼續保持頭部方向(望向右肘),然後快速將頭抬至肩膀高度,使頭與地板成45度角。 E. 迅速抬頭來到直立狀態,保持頭轉到右肩。在眩暈平息後,再慢慢將頭轉回,然後坐下。 ■過程中每個姿勢都可能引起眩暈,當眩暈發生,應停止動作直到頭暈停止,再進行下一步。 ■做完休息15分鐘休息後,迅速上、下傾斜頭部,若未造成眩暈,不必重複前述動作,如仍暈則反之。 ■完成復位法後,睡覺時用2、3個枕頭將頭墊高2晚。若是右側耳石脫落,右側睡1週,反之則左側睡。 ■頸部有退化者須依醫師指示進行。 原文: https://www.nownews.com/news/6649858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喉嚨痛持續超過3週恐怕不是一般小症狀 當心可能是癌症!喉癌6警訊症狀

喉嚨痛幾乎人人都經歷過,尤其在流感季節或換季時,但如果這種疼痛遲遲未消,恐怕就不只是一般小病。質子治療中心放射腫瘤科醫師Jiri Kubes博士提醒,大多數喉嚨痛是短暫且無害的,但若持續超過三週不見好轉,應提高警覺,因為這可能是「扁桃體癌」或其他喉癌的早期徵兆。 Kubes博士指出,雖然扁桃體癌屬於罕見癌症,但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一般喉炎混淆。若喉嚨疼痛長期未癒、症狀甚至加劇,務必儘快就醫進行檢查。他強調:「早期發現是提高治療成功率的關鍵。」 喉癌的危險因子 吸菸與酗酒:最大風險來源,兩者並用風險加倍。 飲食習慣:高脂肪、加工肉類攝取過多,可能提高罹癌機率。 年齡與性別:40歲以上、男性罹患率明顯偏高。 職業暴露:長期接觸石棉等工業有毒物質。 家族病史:有直系親屬罹患頭頸癌者需特別注意。 免疫力低下:如愛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後需長期服藥者。 喉癌的警訊症狀 聲音沙啞超過三週 持續咳嗽或吞嚥困難 喉部或頸部腫塊 耳朵疼痛 持續喉嚨痛 體重無故減輕 如有上述症狀,且持續三週以上未改善,務必儘快就醫檢查。 Kubes 博士呼籲:別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喉嚨痛若久未痊癒,不只是小毛病,有可能暗藏更嚴重的健康危機。早一步檢查,就多一分安心。 原文: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5/8663393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轉季狂咳打噴嚏?誤吃6類食物恐加劇敏感致休克 吃蘋果西瓜都中招?

轉季不停咳嗽和打噴嚏,可能與日常飲食有關。有營養師指出,若在轉季時誤吃6類食物,可能會加劇敏感症狀,甚至出現休克。其中,吃蘋果和西瓜亦可能導致過敏?轉季狂咳打噴嚏?誤吃6類食物恐加劇敏感致休克 註冊營養師Bid-Lose Francisque和註冊營養師Alexandria Hardy接受外媒《Real Simple》訪問指,對許多過敏症患者來說,季節變化帶來的不僅是天氣的變化,還會引發一系列不適症狀,包括打噴嚏、咳嗽和鼻塞等。雖然空氣中的花粉是常見的元兇,但某些食物也會因其發炎特性、組織胺水平或免疫反應而加劇過敏反應。雖然季節性過敏無法治愈,但注意飲食可以幫助控制發炎和減輕症狀。因此,她們提醒轉季時應避免進食6類食物,否則恐會加劇敏感,而導致出現休克。 誤吃甚麼食物恐加劇敏感致休克? 避免吃6類食物加重敏感症狀: 堅果 對樺樹花粉過敏的人往往容易對榛果和杏仁產生過敏反應,因為這些堅果中的蛋白質與樺樹花粉中的蛋白質相似,而引發交叉過敏反應。 洋甘菊 洋甘菊雖然以其鎮靜功效廣受歡迎,但對於有嚴重花粉過敏史的人可能引發過敏反應。註冊營養師 Bid-Lose Francisque指出,洋甘菊含有與樺樹花粉發生交叉反應的蛋白質,可能導致皮膚出現紅疹、呼吸問題等過敏反應,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反應。即使標有「純」字樣的高品質洋甘菊產品,仍可能含有花粉污染物,這會進一步增加過敏風險。 建議容易過敏體質者,最好在選用使用洋甘菊茶、補充劑或精油之前,應諮詢醫生意見。 部分水果和蔬菜 若對樺樹花粉、豚草或牧草花粉過敏,某些新鮮水果和蔬菜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這是一種免疫系統為口腔過敏症候群(OAS)或花粉食物過敏症候群(PFAS)的疾病引起,其中免疫系統會將蔬果中的蛋白質誤認為是過敏花粉的同類蛋白質,結果引發從輕微到嚴重的過敏反應。根據不同花粉過敏類型,需注意避免進食以下水果和蔬菜: 豚草過敏者:應避免進食香蕉、青瓜、西瓜、蜜瓜、哈密瓜和翠玉瓜。 牧草過敏者:需避免進食番茄、哈密瓜、西瓜、蜜瓜和橙。 樺樹花粉過敏者:則要避免進食水蜜桃、梨、蘋果、布冧、紅蘿蔔、西芹、奇異果、杏子和車厘子。 註冊營養師Bid-Lose Francisque指出,並非所有樺樹花粉過敏者都會對這些食物產生反應,有些人僅出現輕微症狀,而有些人可能根本沒有反應,但在花粉高峰期,由於免疫系統處於高度敏感狀態時,則可能加劇。 建議可透過加熱烹煮或削皮方式處理蔬果,因為導致OAS的過敏蛋白質會因加熱分解或隨果皮去除而降低致敏性。 辛辣食物 雖然辛辣食物可以短暫緩解鼻塞,但它們也會刺激身體並加重過敏症狀,例如墨西哥辣椒、哈瓦那辣椒和紅辣椒等含有的辣椒素,會刺激組織胺分泌,而這種化合物可能會加劇過敏症狀,導致眼睛流淚、鼻水不止以及嘴唇、口腔和舌頭的灼熱感更加明顯。 若對組織胺敏感,建議在過敏季節減少進食辛辣食物,以避免額外的刺激。 酒精 多種酒精飲品例如啤酒、紅酒、氣泡酒及經過發酵陳釀的酒類都含有高濃度組織胺,可能引發發炎和過敏反應。有研究指出,與不飲酒者相比,飲酒者出現花粉症的症狀風險更高。葡萄酒中的組胺會引發類似季節性過敏的反應,例如打噴嚏、流鼻涕和頭痛,並可能加劇原有過敏症狀。酒精還會抑制二胺氧化酶(DAO)的生成,這種屬於負責分解體內的組織胺,當DAO水平降低時,組織胺濃度會上升,可能導致鼻塞、頭痛和皮膚紅疹等不適。此外,許多葡萄酒中會添加的亞硫酸鹽,也可能引發呼吸道問題和皮膚過敏等反應。 建議對組織胺敏感者組織胺含量較低的酒精飲品,例如白葡萄酒或清酒等,並避免含亞硫酸鹽的飲品。 乳製品 有傳統的觀察性研究顯示,飲用牛奶可能增加患花粉症風險,但基因檢測結果卻呈現相反結論。雖然普遍認為乳製品會加劇鼻涕分泌和打噴嚏等過敏症狀,但尚需更多研究證實乳製品對季節性過敏患者是否具有保護作用或負面影響。但有部分乳製品,例如乳酪和芝士可能含有組織胺,容易令敏感人士出現過敏反應。…

不是聽不見才要戴助聽器 聽力下降愈嚴重失智風險愈高

聽力健康影響生活品質甚巨,失智症風險也隨聽力損失嚴重程度而升高。耳鼻喉科醫師指出,研究顯示,使用聽覺輔具,可以減少19%認知功能下降風險,且助聽器要在造成生活困擾時就配戴,「不是聽不見才要戴」。 重度聽損 失智風險高5倍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65歲以上每3人就有1人有聽力損失,高齡族群聽力損失會影響與親人相處,也會增加社交與職場工作的困難度,同時帶來不小的健康風險。研究也顯示,聽力損失是失智症的重要可變因子之一,重度聽損者失智風險較常人提升5倍之多,早期檢測與介入有助降低失智症風險,提升長者生活品質與自主性。 用助聽器 助減緩神經退化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蔡孟儒指出,年輕人有聽力問題,可能是因為常戴藍牙耳機開得很大聲,因此造成聽力損失。65歲以上長輩如果常問說,「電視可不可以轉大聲一點?」或需要他人再說一次時,應就醫接受聽力檢查,若有聽損時,應由聽力師協助選配適合的助聽器配戴。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冠華說,目前已知聽力損失會造成高失智風險,不論哪個年齡層都一樣,如果及早使用助聽器,能夠扭轉神經功能退化問題,如果合併神經退化疾病者,效果更為顯著,可減少48%的失智症退化風險。 聽不清楚 應及早就醫治療 「只要造成生活中的困擾,就應該使用助聽器。」陳冠華表示,聽損發生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如果已經開始聽不清楚他人說話,「不是完全聽不到」,發現聽不清楚、容易誤解他人的意思,例如對方戴著口罩時明顯聽不清楚、數字容易聽錯時,就建議應該要及早就醫治療,甚至考慮使用助聽器。 陳冠華說,不少長者都符合助聽器補助資格,價位取決於內部晶片的處理細緻度,從幾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也有比較便宜的品項,如輔聽功能的耳機,但無論如何,都要經過專業的醫師或聽力師診治才能使用。 長者戴助聽器比較容易卻步,其實大多是對於外表的焦慮,陳冠華指出,很多人會覺得戴助聽器,就代表自己變老、功能退化了、變得沒有用了,但實際試用後,多半會覺得沒有想像中麻煩,而且對自己日常生活上有很大的幫忙。 台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陳巧宜呼籲,失智症與聽力有關,預防失智除維持頻繁社交互動、多動腦、多運動之外,聽力障礙與視力喪失等因素也不可忽視,在與患有失智症的家人溝通時,也須注意說話內容盡量簡短清楚,善用肢體語言,如果聽力受損時也需要配戴易操作、音質好以及耐用的輔具。 原文: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696/8574417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喉嚨痛紓緩|熱水殺菌 冰水止痛?喉痛分清4症狀 飲錯水加重病情

喉嚨痛紓緩|喉痛飲熱水 小心燙傷水腫 男病人患感冒,喉嚨痛卻一直未痊癒。醫生感到奇怪,因感冒症狀一般在兩星期內便有好轉,細問之下,原來他都喝熱水,打算以高溫燙死細菌,不料卻令喉嚨燙傷水腫,加劇疼痛。最後醫生給予消炎藥,卻教導他在這種情況下應喝甚麼溫度的水。 耳鼻喉科醫生張弘在台灣電視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以上個案,並解釋當病人出現喉嚨痛、吞嚥困難,尤其是因感冒或扁桃腺發炎引起的疼痛,病人不應喝溫度過高的水。「熱水溫度高,會加速免疫細胞的發炎反應,甚至有人會喝到燙傷。」他說。 喉嚨痛紓緩|哪些咳嗽症狀喝「冰涼水」? 他分析在以下情況下,病人應該喝「冰涼水」: ~扁桃腺發炎~扁桃腺化膿~急性咽喉炎~口腔潰瘍 如果喉嚨腫脹,沒有明顯咳嗽,建議飲用冰涼水,協助喉嚨更快消腫,吃雪糕亦可以。 喉嚨痛紓緩|研究:冰塊能降低痛覺 在2013年,曾任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 in Wales)生物科學感冒中心理事的Ron Eccles教授發表了一則研究,指「冰塊能夠降低神經末梢的溫度,從而抑制了疼痛的訊號受體產生,也刺激到暫時性的止痛受體」。換句話說,低溫能夠減低痛感,同時產生止痛效果。 喉嚨痛紓緩|甜味熱飲或可止痛 無效治療喉嚨不適 而熱飲的效果,Ron Eccles教授亦曾對30名喉嚨痛患者進行實驗。患者普遍認為熱飲能為舒緩喉嚨痛帶來較長時間的效果,而Ron Eccles教授則認為,這是因為熱飲讓人分泌更多唾液所致,假如患者飲的是甜味熱飲,則能刺激大腦產生較多的止痛化學質,但不能針對喉嚨不適而對症下藥。 喉嚨痛紓緩|哪些咳嗽症狀喝「常溫水」? 如果喉嚨不適是屬於以下情況,則應該飲用常溫水: 1 喉嚨發炎2 支氣管炎3 鼻炎4 氣喘 張醫生解釋,假如有咳嗽或以上情況,喝冰涼水有機會刺激到氣管收縮和過敏,加劇咳嗽,因此應喝常溫水紓緩。 喉嚨痛紓緩|感冒咳嗽可喝冰水 過敏氣喘不宜 另外,台灣小兒科醫生陳木榮曾在另一個網絡節目《爸媽有事嗎?》中分享,假如咳嗽是由感冒引起,即是由病毒引起的咳嗽症狀,喝冰水並不會令咳嗽更嚴重;但咳嗽是屬於過敏氣喘型,冰涼水就加劇咳嗽的次數和頻率。惟有時病人咳嗽的原因難以分辨,因此醫生一般建議有咳嗽不直喝冰水。 原文: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20833 The…

服藥 噴鼻 洗鼻 多管齊下抗敏感

鼻敏感,又稱過敏性鼻炎,是季節轉換時常見的健康問題,典型症狀包括流鼻水、鼻塞和打噴嚏,不僅影響睡眠,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當身體接觸致敏原,例如塵蟎、寵物皮屑、花粉、空氣污染物,或因溫差變化刺激時,便會釋放出組織胺,引起過敏反應。不少人會在早晨起牀時頻繁打噴嚏,或在空調房中休息後出現鼻塞,這些都是鼻敏感常見表現。 如何選擇合適藥物紓緩鼻敏感呢?對症下藥,才能遠離鼻敏感困擾! 第一代抗組織胺:收鼻水 有睡意 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可以快速緩解過敏症狀。這類藥物透過阻斷組織胺來減少過敏情况,如流鼻水、打噴嚏、皮膚及眼睛痕癢等。最常見成分是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即是俗稱的「黃色敏感藥丸」。由於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同時具有抗膽鹼作用,因此能將鼻水收得更乾,是「關緊水喉」的好選擇。不過,它的通鼻塞效果有限,無法直接緩解鼻腔腫脹。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藥效較短,需要每4至6小時服用1次才能維持藥效。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嗜睡和疲倦,特別容易影響學習和工作表現。因此,通常建議在夜間或假日期間使用,以減少對日常活動的影響。 第二代抗組織胺:不易引起睡意 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例如西替利嗪(cetirizine)和氯雷他定(loratadine),是無睡意的好選擇。這類藥物成分經過改良,以親水性分子為主,不易穿透血腦屏障,因此對中樞神經系統影響較小,大大減少了嗜睡的副作用,適合在白天服用,不會影響工作或學習表現。由於藥效持續時間較長,1天只需服用1次,便能穩定控制過敏症狀。不過,儘管大多數人使用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後不會嗜睡,但研究顯示,仍有約10%至13.7%使用者會感到輕微嗜睡,因此,患者應評估自身反應,特別是需要駕駛或操作精密儀器時。 第三代抗組織胺:長效副作用小 第三代抗組織胺藥物是從第二代藥物再進一步改良而成,例如費索非那定(fexofenadine)、左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及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這類藥物在保留強效抗過敏效果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了副作用風險。由於第三代抗組織胺更精確地針對組織胺受體作用,且代謝後產生的副產物較少,因此引起嗜睡、疲倦的可能大幅降低,藥效同樣長達24小時,1天服用1次即可穩定控制過敏症狀,特別適合需要持續穩定效果的患者,尤其是那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例如需要駕駛或操作機械的人士。 口服通鼻塞藥:不宜晚間使用 Pseudoephedrine(偽麻黃鹼)是一種口服通鼻塞藥物,能通過收縮鼻腔血管來減少鼻塞,此類藥物特別適合與抗組織胺藥物聯合使用,為過敏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紓緩。然而,偽麻黃鹼屬於興奮劑類藥物,可能引起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及失眠等副作用,因此不建議在夜間服用,並需特別注意是否與其他含有pseudoephedrine的藥物重複使用,以避免過量。此外,有高血壓或心臟病史的患者應謹慎使用,最好先徵詢醫生或藥劑師的建議。 血管收縮噴鼻劑:短期見效忌長用 血管收縮噴鼻劑,例如羥甲唑啉(xylometazoline),能迅速緩解鼻塞。這類藥物通過收縮鼻腔血管,減少鼻腔內腫脹,進而達到通氣效果。對於突然重度鼻塞、感冒引起鼻塞,或飛行時氣壓變化引起耳痛的人士,血管收縮噴鼻劑可提供迅速且有效的紓緩,約15到30分鐘就能起效。需要注意的是,血管收縮噴鼻劑只適用於短期緩解鼻塞,建議不應超過連續5天使用,否則容易導致「反彈性鼻塞」——鼻腔在停藥後會反覆出現更嚴重的鼻塞現象。對於需長期管理的鼻敏感症狀,應優先考慮類固醇噴鼻劑或其他方法,避免過度依賴血管收縮噴鼻劑。 類固醇噴鼻劑:中至重度患者長期噴 類固醇噴鼻劑,例如氟替卡松(fluticasone)、布地奈德(budesonide)、倍氯米松(beclometasone)、莫米松(mometasone),主要用於中度至重度鼻敏感症狀控制。這類藥物能夠透過局部減少鼻腔內的炎症,緩解鼻塞、流鼻水、鼻痕癢等症狀。類固醇鼻噴劑針對鼻腔部位,副作用較小,因此被認為是長期管理過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之一。使用類固醇鼻噴劑時,建議每日1至2次。 由於這類藥物的效果需要一段時間累積,通常需持續使用1至2周才會見效,並需要長期使用才能達到理想的穩定效果。使用者應耐心並持之以恆,切勿在短期內停用。正確使用方法為每次使用前輕輕搖勻藥瓶,將頭部微微向前傾,然後對準鼻腔內噴入,避免直接往鼻中膈方向噴射,以減少鼻腔內的刺激感。 很多人聽到「類固醇」可能會擔心副作用,但其實鼻噴式類固醇與口服類固醇不同,藥物只是局部的,藥效主要集中在鼻腔,吸收入血液的分量極小,不會對全身造成明顯影響。只要按照指示,長期使用也安全。 鼻出血|流鼻血 原文: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le/20250317/s00005/1742144012134/服藥-噴鼻-洗鼻-多管齊下抗敏感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中耳炎|總是治不好?兒童比成年人易中招 做好5件事降復發隱憂

中耳炎是種常見的耳部感染,尤其容易在幼童中反覆發作,讓許多家長感到困擾,根據統計,約有三分之二的兒童在3歲之前曾罹患過中耳炎。醫師指出,中耳炎之所以容易復發,與3種因素有關,但只要做好5件事,就能有效降低中耳炎復發風險。 兒童比成年人 更容易反覆發作中耳炎 台灣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指出,耳咽管負責將中耳分泌物排至鼻咽部,並維持中耳氣壓平衡,若耳咽管阻塞,分泌物累積會為細菌和病毒提供滋生環境,容易導致反覆感染,而且兒童的耳咽管比成人更短且較平,病原體更易由鼻咽部感染至中耳,因此更容易反覆罹患中耳炎。 鼻腔咽喉出問題 也會增加復發風險 胡皓淳表示,若患者本身就有慢性鼻竇炎等鼻腔感染,也有可能波及耳咽管,引發中耳炎反覆發作。另外,患有過敏性鼻炎會導致的鼻腔黏膜腫脹,也會影響耳咽管排水功能,兒童的腺樣體若過度肥大,可能壓迫耳咽管開口,阻礙中耳分泌物正常排出。 免疫力低下又感冒 當心中耳炎反覆發作 胡皓淳提到,免疫功能較弱的患者無法有效對抗病原體,感染中耳炎後,不易完全恢復,可能導致病情反覆,加上感冒時病毒或細菌感染,也容易併發中耳炎,部分患者若未能完成抗生素療程,使病原體未被完全清除,或未及時控制感染,皆可能埋下復發隱憂。 降低中耳炎復發風險 做好5件事 胡皓淳提醒,為降低中耳炎復發風險,應注意鼻腔與咽喉健康,必要時可進行腺樣體切除手術,此外,應完成完整的抗生素療程,並避免接觸煙草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以減少環境危險因子,尤其在寒冷或潮濕天氣中,呼吸道感染會增多,一定要做好保暖與提高免疫力,才能避免感冒讓中耳炎反覆發作。 原文: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14055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一早起床鼻塞、喉嚨痛… 感冒想要好得快!「三面向」息息相關

近期季節轉換,不少人早上起來,一不小心就發現自己鼻塞、喉嚨痛,原來是感冒了,是否有一些預防或減輕感冒症狀的有效辦法?其中在中醫觀點,根據感冒的性質以及治療方向,主要分為「風寒感冒」以及「風熱感冒」兩大類, 以中醫治療感冒要好得快,與飲食、睡眠、起居作息都息息相關。 感冒不算嚴重大病,但各種接踵而來的不適症狀,不管是打噴嚏、流鼻水或是咳嗽、喉嚨不舒服,甚至是發燒、頭痛、全身痠痛,都頗為折磨人,也會影響生活品質。 開業中醫師莊可鈞表示,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引發感冒的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腸病毒等,因此一年四季都可能有感冒流行,秋冬季節發生的機率更大。 從中醫觀點來看,莊可鈞說,感冒又稱傷風、冒寒、小傷寒,是因為風邪侵襲人體而引起的疾病。症狀以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咽痛、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為主,是最常見的外感病之一,而根據感冒的性質以及治療方向,主要分為「風寒感冒」以及「風熱感冒」兩大類。 莊可鈞指出,其中的「風寒感冒」,這類病人容易出現怕冷、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痰液稀白、喜熱飲等症狀;而「風熱感冒」的病人容易出現發燒、口渴、流黃稠涕、痰黃黏、咽喉紅腫疼痛等症狀。 莊可鈞說,病人處在氣虛的狀態下,護衛身體的正氣不足,也就是免疫功能低下,中醫對於這樣的病患,除了一般的感冒處理方法之外,也會酌用中藥來培補正氣,增加抵抗力,改善容易流汗及畏風的現象,漸漸就會脫離經常感冒的窘境了。 莊可鈞強調,中醫治療感冒要好得快,與飲食、睡眠、起居作息都息息相關。為了幫助體內免疫恢復好調節的功能,除了最基本的睡眠充足外,平時也要減少吃烤、炸、辣、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避免病毒感染造成的發炎反應加重。 中醫師推薦感冒茶飲 1.牛蒡子菊花茶 適合喉嚨痛明顯,鼻涕黃黏、口乾明顯、舌苔黃膩材料:牛蒡子兩錢、菊花兩錢、連翹兩錢、桔梗兩錢、甘草一錢做法:材料洗淨,將牛蒡子、菊花、連翹、桔梗、甘草加入1000cc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15分鐘,放涼後即可飲用。 2.杏仁枇杷薑茶 適合喉嚨痛較不明顯、咳嗽有痰、痰白黏稠、舌苔薄白材料:苦杏仁三錢、厚朴三錢、防風兩錢、荊芥兩錢、生薑5片做法:材料洗淨,將所有藥材加入800cc水,大火煮滾轉小火煮15分鐘,放涼後及可飲用。 原文: https://tw.news.yahoo.com/早起床鼻塞-喉嚨痛-感冒想要好得快-三面向-息息相關-020038269.html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