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睡眠窒息】 瞓得差礙成長 打鼻鼾張嘴睡要注意

兒童瞓得差,或影響成長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系主任李民瞻表示,兒童睡眠不足,患肥胖及慢性病風險更高,日間更可能「坐唔定、脾氣差」,而被誤判為過度活躍症(ADHD)。另外,小孩若睡覺時會打鼻鼾、習慣趴睡及張嘴睡覺,以及全身大汗,要留神或是睡眠窒息症先兆,宜及早求醫接受治療。 睡眠對人體有重要作用,如增強免疫力、記憶力及專注力 李民瞻表示,睡眠對人體有重要作用,如增強免疫力、記憶力及專注力,亦可促進兒童生長激素分泌,更能讓大腦去除代謝廢物。中大過去有針對小學生的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的兒童會更易肥胖,體重為睡眠充足者的2至3倍,且會增加患慢性病機會,亦會出現行為問題,「例如經常坐唔定、脾氣很差,搞同學仔等,容易被師長誤判為ADHD。」 唔夠瞓脾氣差 易被誤當ADHD 最常見影響兒童睡眠的病理原因,是鼻敏感和睡眠窒息症。李指,鼻敏感的兒童常鼻塞、打乞嚏等,因而影響睡眠質素,亦會增加患睡眠窒息症機會。而兒童睡眠窒息症是近30年才發現的「新疾病」,病童常見表徵是發育不良、身高較矮、長不胖,睡覺時常打鼻鼾,亦愛趴着張嘴睡,睡醒時易滿身大汗。「兒童患者普遍因扁桃腺和腺樣體脹大,導致呼吸道受阻,除了易間歇性缺氧,影響睡眠質素,亦會出現過動等行為問題。若發現孩子每周有3晚打鼻鼾,睡醒後精神、脾氣差,可先看家庭醫生作初步評估,若有需要再跟進轉介,現時大部分公院已能為孩子做睡眠檢查。」 按早上7時起床上學計算,兒童最遲應晚上9時入睡 李指,按早上7時起床上學計算,兒童最遲應晚上9時入睡,晚上8時後便應禁用電子產品︰「藍光會影響褪黑素分泌,令孩子更難入睡;世衞建議每日不應用電子產品超過1小時。而激烈運動易使人過於興奮,下午5時半後應減少。」他說,上網課難免令兒童常用電腦,家長在課餘更應「熄機」,以其他娛樂方式如玩具替代。 晚上用電子產品 孩子更難入睡 李續說,如父母習慣晚睡,子女自然會跟隨,「睡前應避免讓兒童吃高糖食物,如餅乾、蛋糕作宵夜等。」他又提醒,幼童在咬東西時特別放鬆,但應避免養成咬奶嘴入睡習慣,「幼童很常半夜醒一醒,若依賴咬奶嘴或飲奶入睡,很難自己瞓番,而需父母再哄睡。」另外,若兒童習慣由父母陪睡,亦難學會獨自睡覺。 你有鼻鼾嗎? 原文: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289570/兒童睡眠窒息 瞓得差礙成長 打鼻鼾張嘴睡要注意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中風】心房顫動更易患長新冠心律異常無症狀仍應治療

長者若有疑似心房顫動症狀,應就醫評估中風風險 隨著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增加,後遺症已成為民眾最關心的問題。當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疲勞、呼吸急促、腦霧等症狀持續超過8周以上,即為長新冠(Long Covid)。目前有不少研究發現,感染新冠肺炎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張坤正副院長表示,確診者中約有20%會合併心房顫動等心血管疾病,臨床上較多案例是在確診前就已有心房顫動相關症狀,但也有部分是感染後才出現。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病人以年長者居多,目前臨床上也發現年紀大的確診者較常合併心房顫動,因此年長者若有疑似心房顫動症狀,應就醫評估中風風險。  心房顫動染疫恐致病情加劇心血管、呼吸系統都可能受損 國外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後重症機率可能提高,除了需插管治療,死亡率也可能多了至少2倍。張坤正副院長解釋,「雖新冠肺炎主要從呼吸系統感染,但實際上也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一般病人感染後,除了血管內皮細胞可能受損之外,也可能因免疫風暴產生心房顫動、血栓等危機。此外,當重症者血氧濃度過低時,也可能產生心房顫動。換言之,若患者原先有心房顫動病史,病情可能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惡化。對於民眾擔心的長新冠問題,張坤正副院長也表示,因為新冠肺炎合併心房顫動病程預後較差,因此心房顫動患者應提高警覺。 無症狀不等於無風險一旦有心房顫動就應接受診斷 心房顫動症狀因人而異,有些人會出現心悸、胸悶,甚至暈倒等,也有約30%病人認為無感,即使發作也不曉得。然而,病人有心房顫動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成年人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中風風險也就愈高。「無症狀不等於無風險,若未經診斷就無法接受治療,那風險就會一直存在。」張坤正副院長說明,目前全世界都通用「ABC」心房顫動治療原則,A是預防中風,B是控制相關症狀,C則是共病症的管理,也就是說,在兼顧中風預防與心律矯正的同時,也應管理患者的三高等會加重心房顫動的共病症,三管齊下才能讓治療更全面。因此,若民眾有三高、睡眠窒息症、心血管病史、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是曾感染新冠肺炎等,都應留意合併心房顫動所帶來的危害。張坤正副院長也表示,現今檢測工具多元,除了醫院常見的12導聯心電圖,也有居家配戴的連續性監測裝置可使用,民眾也可透過智慧型手錶等穿戴式裝置提早察覺心律不整。 心房顫動控制一般以藥物為優先 停藥前務必先諮詢醫師 心房顫動的治療分為藥物及非藥物治療,「一般而言,我們做節律控制時,全世界治療指引第一線首先會評估以藥物治療,當藥物無法控制時才會考慮心導管等侵入性手術。」張坤正副院長說明,藥物治療應同時兼顧「預防中風」及「控制心律」,臨床上普遍使用抗凝血劑預防中風,至於症狀控制則可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不過,如長期用藥仍需考慮副作用,「臨床上常看到長期使用舊型第三類抗心律不整藥物的病人,雖然治療效果不錯但後續出現甲狀腺併發症」,以往藥物副作用大,使用一段時間可能對器官造成負擔,現階段已有副作用較小的藥物,民眾若對用藥安全有疑慮,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換藥。此外,張坤正副院長也提醒,「心血管用藥一般來講是不能停,若擔心同時服用抗病毒藥物與原先用藥會產生交互作用,請先諮詢主治醫師,切勿自行停藥」。 你有鼻鼾嗎? 原文: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心房顫動更易患長新冠心律異常無症狀仍應治療/347109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夜尿】膀胱過度活躍 夜尿頻繁無覺好瞓

「一覺瞓天光」當然是最好的睡眠狀態 無奈香港有不少人飽受夜尿困擾。三更半夜突然要去廁所,睡眠質素絕對大受影響!究竟甚麼原因導致夜尿問題?現時又有甚麼治療方法? 晚上入睡後需要起床如廁,已屬夜尿症狀。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魏浩然表示,晚上入睡後需要起床如廁,已屬夜尿症狀。「夜尿成因眾多,醫生需要細心了解患者情況來判斷病因。簡單來說,夜尿與膀胱容量問題或尿量過多問題有關。部分患者因膀胱過度活躍症,導致膀胱容量減少,未能有效儲存尿液,因此經常變得尿頻,出現夜尿。」部分患者亦因前列腺增生引致排尿不清,膀胱常有餘尿,產生夜尿情況。 腎臟排泄過多的尿液也是另一因素 有些患者全日24小時都出現多尿情況,而另一部分患者只有晚上才特別多夜尿,甚至晚上的排尿量超越整天排尿量的三分之一。醫生會留意這些情況是否與荷爾蒙失調、睡眠窒息症或心臟疾病有關。 小便日記找出元兇 要準確判斷夜尿成因,可先從患者的生活模式入手。魏浩然建議患者可以連續三天填寫「小便日記」,記錄作息時間、排尿量、飲水時間及分量等,有助醫生客觀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以找出病因。 了解患者身體狀況 另外,問診亦能了解患者身體狀況。「因為有些內科疾病(如心臟病及糖尿病等),以及患者服用的藥物,均有可能導致夜尿,所以要充分檢視病史尋找蛛絲馬跡。」根據臨床推算,再作進一步的腎功能檢查、血糖檢測、小便分析以及尿流速測試,觀察患者在如廁後有沒有明顯的剩尿,協助推斷病因,對症下藥。 調整生活習慣 不要以為夜尿問題只會影響睡眠質素,不加以理會甚至可以增加跌傷風險。特別是長者在晚間摸黑起床如廁,一旦不慎跌倒更可致骨折!及時調整生活習慣及按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是改善夜尿的對策。 在生活習慣上,適量控制喝水十分重要 在生活習慣上,適量控制喝水十分重要,魏浩然認為,「每日身體需要的水分,不妨分布在早上及午間飲用,日間減少飲用咖啡及濃茶等含咖啡因的利尿飲品,晚間或睡前2至3小時避免喝水,減少晚飯的湯水,以及水分過多的水果如西瓜等。」在飲食上,要避免過量攝取鹽分,因為腎臟會調節體內多餘的鈉並透過尿液排出,導致尿頻。另外,建議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防過量喝水。內科病患者不妨與醫生了解藥物是否有利尿成分,在合適的情況下調節用藥劑量、時間,也能有助控制尿量。 改善儲尿功能 適當改變生活習慣後通常會帶來一定改善,有夜尿的患者值得參考。倘若仍無法改善夜尿頻繁,可以諮詢醫生意見,探討病因對症下藥。因膀胱過度活躍症引起的夜尿問題,現時可透過口服藥物治療,放鬆膀胱肌肉,改善儲尿功能,有助減少經常尿急及夜尿情況。經改良的藥物針對性更高,減少以往引起口乾、便秘等副作用。 你有鼻鼾嗎? 原文: https://hk.news.yahoo.com/膀胱過度活躍-夜尿頻繁無覺好瞓-203056515.html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喉嚨痛】慢性咽喉炎6大症狀勿輕視!5招保養咽喉吃飽飯勿馬上躺下

許多人老是覺得喉嚨卡卡,感覺好像有異物卡在咽喉處,怎麼咳都咳不出來,還會出現吞嚥困難及喉嚨痛的症狀,其實這些情形除了可能由感冒引發,也可能是罹患慢性咽喉炎(Chronic Pharyngitis)的警訊。 究竟什麽原因會引發慢性咽喉炎?會出現哪些症狀?慢性咽喉炎又該如何治療才適當?本文為你解答有關慢性咽喉炎的大小事,讓你擺脫喉嚨不適症狀! 慢性咽喉炎6大常見症狀 容易緊張、愛吃辣要注意!公開慢性咽喉炎2大原因 慢性咽喉炎的成因繁多,主要可依照其病因,分為以下2種類型說明: • 內因性慢性咽喉炎:容易緊張、敏感、焦慮或失眠,皆為罹患慢性咽喉炎的原因之一。 • 外因性慢性咽喉炎:患有鼻部疾病、過敏、腸胃炎等慢性疾病患者,常會因鼻涕倒流或胃酸逆流長期刺激咽喉,而造成咽喉慢性發炎;而嗜食油炸、辛辣食物,或經常抽煙、飲酒,也會提高罹患慢性咽喉炎的風險。 慢性咽喉炎6大常見症狀 慢性咽喉炎患者可能出現下列6種症狀: • 咽喉異物感• 喉嚨乾• 喉嚨痛• 喉嚨癢• 胸悶• 呼吸困難 何時應求診? 如果長期出現上述症狀,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應儘速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如何診斷? 慢性咽喉炎一般可經由症狀及咽喉的表徵來診斷,若醫師懷疑為感染所致,則會進行組織切片檢查及特殊微生物培養;若為胃酸逆流則會做24小時食道酸鹼值測定檢查。 慢性咽喉炎治療以藥物緩解為主 多數慢性咽喉炎患者經常患有過敏性鼻炎或胃酸倒流等疾病,醫師會個別針對上述慢性疾病進行治療。通常會以藥物治療,緩解發炎與疼痛症狀,以下為大家介紹3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常見藥物: • 抗組織胺藥物:抗組織胺是最常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能有效緩解流鼻水的症狀,以減緩因鼻涕倒流,長期刺激咽喉,而引發的慢性咽喉炎。 • 消炎止痛藥:如抗生素、類固醇消炎藥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皆具有陣痛、消炎及解熱的作用,能夠減緩組織發炎,有效治療扁桃腺發炎、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

過敏性鼻炎VS鼻竇炎分得清?

鼻竇炎發生原因及症狀 鼻竇炎的症狀包括黃綠色膿鼻涕、鼻涕倒流嗅覺下降、臉頰額頭脹痛或是頭痛。通常是雙側但也有單側的情形發生,例如牙齒發炎所引起的鼻竇炎常為單側。 鼻竇炎通常是由病毒所引起,也有可能續發細菌性感染 通常三到五天內大多數為病毒引起的,若是超過五天或一週則有可能是續發細菌性鼻竇炎。由於鼻竇炎的症狀與普通感冒、過敏性鼻炎或是頭痛不容易區分,因此需要醫師臨床的診斷。 鼻竇炎的其中一個症狀就是臉部脹痛或是頭痛 病人很難和一般的頭痛做區分。頭痛的部位則依鼻竇發炎的部位而有所不同。臨床上頭痛的病人若是對止痛藥的效果不佳,而病人又沒有偏頭痛或是其他原因頭痛的病史,則需要耳鼻喉科醫師評估是否有鼻竇炎引起頭痛的可能。 急性鼻竇炎和慢性的差異 持續有鼻竇炎的症狀超過三個月且經過藥物治療無效,則可以診斷為慢性鼻竇炎。經過藥物治療改善,但是停藥後症狀很容易發作,則稱為反覆性急性鼻竇炎。患者生活品質大多數會受到影響。慢性鼻竇炎大致上可區分為兩類:一類有鼻息肉,一類沒有鼻息肉,必須醫師在門診用內視鏡檢查來判定。有息肉的病人常有合併過敏氣喘的病史;兩類病人的治療大多以鼻竇內視鏡手術為主以及類固醇鼻噴劑,輔助的治療則略有差別,需要醫師臨床開立不同的藥物。 鼻竇炎診斷與治療方式 鼻竇炎的治療主要以藥物及抗生素為主。有症狀的頭五天可以考慮先用一般抗組織胺、止痛藥或是鼻腔沖洗。若經五天藥物治療沒有改善,持續有黃綠色膿鼻涕或是鼻竇炎症狀,可以加上抗生素的治療。通常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醫師會先使用內視鏡或是鼻竇X光片檢查鼻腔的狀況,並先採檢膿鼻涕做細菌培養,以利後續抗生素的調整。 慢性鼻竇炎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 若是病人沒有合併鼻息肉,手術後再復發的可能性較低;若是病人有慢性鼻竇炎同時合併鼻息肉,術後仍會有復發的可能,需要積極搭配術後輔助藥物的治療。 慢性鼻竇炎手術之後,需要輔助藥物治療 這個過程依照每個病人的狀況有所不同有些需要三到六個月有些可能需要長達數年。尤其是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病人,可能有高達三成到五成的機率會復發,需要好好配合醫師做手術後的藥物治療。目前已有新的藥物可減低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病人術後復發的機會,不過此藥物需要自費可以在門診和醫師討論是否適用。 若有過敏的病史,則盡量要避免會造成過敏的食物。此外,建議避免刺激性的飲食、冰冷的食物、茶咖啡因或是甜食。若病人同時合併有胃食道逆流,則建議同時治療。 鼻竇炎的治療 鼻竇炎大部分可以靠藥物或是抗生素的治療,大多數不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有以下的狀況可能要考慮手術: 1.眼睛腫脹或視力模糊視野改變。 2.藥物無法緩解的頭痛、頸部僵硬或是意識改變。 3.藥物治療超過三個月沒有改善。 鼻竇炎手術是需要全身麻醉 鼻竇炎手術時間依照鼻竇炎嚴重的程度而有所不同。有些鼻息肉較容易流血,術中的出血量可能會比較多。手術時間落在2到3小時不等,術後需住院兩到三天。傷口恢復則需要一到兩週,術後一週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 目前鼻竇炎的手術大多都為微創內視鏡手術,臉部和鼻子外觀是不會有傷口的。手術本身健保是有給付的,但是一些手術的器械或是術後止血的材料,有許多自費的選擇,可自行衡量是否要使用。 【鼻塞】耳鼻喉醫生拆解8大通鼻塞迷思:搽薄荷膏無助解決鼻塞! 原文: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90327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耳朵阻塞】耳仔痕癢難耐 或源自3大原因

你有試過耳朵癢嗎? 那種痛苦卻又無法抓癢的感覺令人非常折磨。其實造成耳朵痕癢有不同的原因,除了耳屎過多外,亦可能是因為濕疹或敏感等問題。 耳屎太多 耳屎是耳道的分泌物,如果耳屎太多一般不需特別清潔就會自行掉出耳外。惟耳屎太多而造成外耳道阻塞,就有可能刺激外耳道神經,令耳仔痕癢。另外,如果耳朵在洗澡時入水,都可能增加痕癢程度。 濕疹 本身患有濕疹的患者,如果耳朵痕癢可能與濕疹有關。濕疹常見於皮膚組織,故亦有可能發生在耳朵內,症狀包括痕癢、紅腫及發炎等,亦可能出現鱗屑、脫皮及結痂等。因為患處會痕癢,令患者用器具去抓挖,刺激皮膚,還可能造成傷口,加劇敏感,亦可能造成細菌感染。 真菌感染 耳道溫暖及潮濕,適合霉菌生長,抵抗力較弱及長期服食抗生素的人士都較容易出現真菌感染,症狀包括耳痕、聽力下降、耳塞及流出黏液等。如果沒有得到適當治療,真菌可能會侵蝕中耳及耳膜,引起耳膜穿破及中耳炎等併發症。 女子耳朵疼痛發癢 原文: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耳仔痕癢難耐-或源自3大原因/316880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鼻塞】取自體軟骨整鼻 告別鼻塞又變美

鼻塞最常見原因是鼻中膈彎曲及下鼻甲肥大 臨床上耳鼻喉科門診常會遇到長年藥物治療卻仍鼻塞的患者,仔細理學檢查、排除腫瘤等因素後,最常見原因是鼻中膈彎曲及下鼻甲肥大,一般可用傳統的「鼻中膈鼻道成形術」治療即可;但有部分患者鼻塞是因鼻梁歪曲或鼻閥狹窄所致,這時只能用「結構式鼻整形術」處理。 微調鼻子高度,術後至今多年,不僅鼻塞不再復發,也如願擁有高挺、無鼻孔外露的鼻子。 蔡先生(化名)飽受嚴重鼻塞困擾已有數十年之久,曾歷經3次鼻中膈及下鼻甲手術,鼻塞問題依舊未解。檢查發現,蔡先生的主要致病因是鼻閥狹窄,加上他想改善鼻孔外露恐致漏財的面相學上缺點,後來他取耳軟骨移植,改善過窄的內部鼻閥、外露鼻孔、微調鼻子高度,術後至今多年,不僅鼻塞不再復發,也如願擁有高挺、無鼻孔外露的鼻子。 一般人總以為「鼻整形只是隆鼻」,其實不然 當今世界的鼻整形手術趨勢為「自體軟骨結構式鼻整形」,主要是不會排斥、幾無感染風險,術後看起來又很自然。若以目的區分鼻整形,一般可分「功能性」與「美容性」兩種,前者是處理傳統鼻中膈鼻道成形術所無法處理的鼻塞及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至於美容性鼻整形則包含隆鼻、矯正扭曲鼻、鼻頭微雕、增加山根高度、短鼻拉長、修正朝天鼻、鼻外傷重建。不過,現在手術常同時進行兩種目的,而無明顯分野。 鼻整形除了手術技巧,也需有藝術眼光 鼻整形除了手術技巧,也需有藝術眼光。術前醫師會仔細評估外鼻在臉上的比例、鼻子內部的解剖構造,與患者充分溝通後,再依每個人不同條件及需求,量身訂做最適合的手術方式,一次改善功能與外觀需求。 甚麼是鼻矯形 原文: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44/1557641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睡眠中斷影響記憶力?

睡眠窒息症還會增加許多健康問題 九成以上睡眠窒息症為阻塞型,打呼、胃酸倒流(又稱胃食道逆流)、喉嚨乾等為常見睡眠窒息症症狀,而新研究顯示,睡眠窒息症還會增加許多健康問題。 像是肥胖、抽煙以及酗酒都會造成睡眠窒息症發生 美國牙科睡眠醫學會醫師Kevin Postol表示,這類患者可能會於白天過度嗜睡,此外,一些睡眠不足的睡眠窒息症患者,其抑鬱症及情緒障礙的風險也會提高。 睡眠窒息症與罹癌風險增加 《MedicalNewsTodays》刊登一項新研究表示,2022年歐洲呼吸學會國際大會上發表三項新研究表示,睡眠窒息症與罹癌風險增加、心智能力下降以及血栓有關。 睡眠窒息症大危害 一項關於睡眠窒息症與癌症相關、涉及2000名阻塞型睡眠窒息症患者的研究表示,阻塞型睡眠窒息症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不過研究人員強調,「還不了解是睡眠窒息症導致癌症發生,還是因與心臟疾病、肥胖等罹癌風險因素相關導致罹癌。」 睡眠窒息症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此外,第二項研究針對358名65歲以上族群進行5年的隨訪調查,發現在74歲以上的人及男性當中,睡眠窒息症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研究人員發現低血氧與記憶和認知能力下降有顯著相關。 睡眠窒息症可能與血栓的風險增加有關 最後,第三項研究針對7千名參與者進行超過6年的隨訪,發現有104人出現血栓,研究人員發現阻塞型睡眠窒息症可能與血栓的風險增加有關。不過研究人員表示,上述研究只著眼於相關風險、還無法確定其原因。 睡眠窒息症與心智能力下降 台灣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表示,睡眠窒息症與心智能力下降、血栓風險增加可能是與睡覺時缺氧及反覆覺醒有關。 他表示,睡覺時大腦會利用睡眠時將白天新學習的東西寫入深層記憶,因此若有睡眠窒息症、睡眠不停中斷,容易導致事情記不牢。 此外,缺氧時會造成肺部血管收縮,因此血液無法往上打,這時會導致肺動脈高壓、血液回流受阻,就較容易形成斑塊,不過台灣劉文德醫師也表示,上述研究仍須更進一部探討因果關係。 你有鼻鼾嗎? 原文: https://www.hk01.com/article/833089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頭頸癌】發聲吞嚥突困難 或患頭頸癌

雖然頭頸癌的關注度不及大腸癌及乳癌,但亦屬本港常見癌症之一 每年造成約210宗死亡個案,死亡率達三成。頭頸癌本身及手術治療均可影響吞嚥、言語等功能,加上此症有年輕化趨勢,因此近年治療上趨向保留器官,更著重輔助性電療、化療、標靶及免疫治療,減少後遺症。 頭頸癌指腦部及甲狀腺以外,於頭頸部位出現的癌症, 香港頭頸科醫學會義務秘書、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表示,頭頸癌指腦部及甲狀腺以外,於頭頸部位出現的癌症,並以原發部位命名,如鼻咽癌、口腔癌、喉癌等,病理表現以鱗狀細胞癌為主,佔約九成;風險因素包括吸煙、喝酒、HPV或EB病毒等感染,以及遺傳因子改變等。 頭頸結構複雜 根據發病位置不同,患者會表現出不同徵狀,例如口腔癌常見數周不愈的痱滋、口咽及下咽部位癌變則會吞嚥及發聲困難。黎逸玲指,外科手術是頭頸癌的核心治療之一,根據檢查結果去決定腫瘤及其邊緣的切除範圍,有需要亦會處理頸淋巴結,「頭頸結構複雜,腫瘤位置或影響手術切割範圍及重建的需要,如舌癌長於舌尖,只須切除部分舌頭;如於舌側位置,或須同時切除部分牙骨;接近舌根的話,則可能要全舌連同聲帶切除。傷口大的話便需要做重建手術。」 盡量保留器官 雖然切除範圍愈大愈有助降低復發風險,但難免帶來破壞及後遺症,包括外觀、咀嚼、吞嚥、發聲、呼吸等,亦有個案需要永久以胃管進食,或透過造口呼吸,大大影響生活,於是近年頭頸癌手術治療偏向盡量保留器官,再輔以電療、化療、標靶或免疫治療。 而免疫治療有可能出現炎症性副作用,暫時亦不適用於鼻咽癌一線治療。 香港頭頸科醫學會主席、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林嘉安續指,「若針對轉移性頭頸鱗狀細胞癌,過往一線治療是化療及標靶治療,而最近的第三期臨床研究證實,單用免疫治療PD-1抑制劑或聯合化療同用,比傳統化療及標靶治療有更佳整體存活效益,減低死亡風險約兩成,現成為一線治療的新選擇。」而免疫治療有可能出現炎症性副作用,暫時亦不適用於鼻咽癌一線治療。 疾病造成的口臭 – 從耳鼻喉科角度看口氣的成因 原文: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癌症/發聲吞嚥突困難-或患頭頸癌/348049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單側鼻塞、鼻涕帶血】可能是鼻咽癌!風險因子曝 常吃醃漬物小心

鼻咽癌是長在鼻咽部的癌症 鼻咽癌是長在鼻咽部的癌症,基因遺傳、病毒感染、攝取醃漬食物等都是風險因子。醫師表示,鼻咽癌初期一般症狀不明顯,隨疾病發展,可能會出現單側鼻塞、痰或鼻涕有血絲等狀況,若有懷疑,建議接受相關檢查。 鼻咽癌主要好發在中國東南沿海一代,台灣正好在這個區域附近,因此也屬於高風險地區。 耳鼻喉專科醫師吳昱辰在「耳鼻喉專科 吳昱辰醫師」衛教鼻咽癌相關資訊。鼻咽的位置位於鼻腔最後方、喉嚨上方,是平常鼻涕倒流時覺得鼻涕卡住的位置,也是做PCR時被戳到的地方。鼻咽癌主要好發在中國東南沿海一代,台灣正好在這個區域附近,因此也屬於高風險地區。 發生原因可能為遺傳因子、EB病毒感染、攝取醃漬食物等,此外,化學物質的刺激、抽菸、鼻咽部反覆發炎也都是可能致病原因。 鼻咽癌初期一般症狀不明顯 吳昱辰說明,鼻咽癌初期一般症狀不明顯,隨著疾病發展,可能出現頸部腫塊(轉移至頸部的淋巴結腫大)、單側耳悶塞感、單側鼻塞、痰或鼻涕帶有血絲等狀況。若鼻咽腫瘤壓迫到週邊組織,可能造成頭痛、臉麻或視力模糊等神經症狀。 鼻咽部位於較深的地方 鼻咽部位於較深的地方,平時不易觀察到,需要使用內視鏡或反射鏡才能看到。吳昱辰建議,若出現懷疑症狀,可接受耳鼻喉科醫師檢查以排除鼻咽癌。 鼻咽癌的治療方式會依照期別有所不同 鼻咽癌的治療方式會依照期別有所不同,一般以放射線治療 為主,視期別需加做化學治療,詳細治療方式還是要與依期別醫師討論。吳昱辰提醒,早期發現的治療效果一般都不錯,因此,若發現不正常症狀,一定要儘早檢查。 【鼻塞】耳鼻喉醫生拆解8大通鼻塞迷思:搽薄荷膏無助解決鼻塞! 原文: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376066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