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發炎】長者護理懶人包 耳仔、雙腳日常護理大全

隨年紀增長,長者身體容易出現各種小毛病 特別是耳朵和雙腳的問題,絕對不容忽視,若情況惡化,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現在就一起了解長者耳朵和足部的一些常見問題及日常護理方法吧! 耳朵篇 耳內適量的耳垢(earwax)可以滋潤耳道,形成具防水效能的保護膜,幫助帶走死皮;阻隔塵埃、異物等進入耳膜附近;以及有抗菌和抗真菌(antifungal)功能。不過若耳垢積累太多,則可能造成耳垢堆積和嵌塞問題(earwax buildup and impactions),帶來耳痛(otalgia)、耳鳴(tinnitus)、聽力下降、暈眩等後果,亦有機會出現耳道感染,到時不但可能嚴重疼痛,或會流出分泌物和產生異味。 經常使用助聽器及棉花棒的人士,比較容易遇到耳垢嵌塞的問題 使用助聽器、耳塞、入耳式耳機等有機會刺激耳道分泌,而配戴相關儀器亦可能阻礙正常排走耳垢的機制。使用棉花棒則有機會將耳垢推進耳道較深入的位置,增加出現耳垢積累並造成阻塞的機會。因此,配戴助聽器的人士,尤其是長者,建議定期找醫生檢查耳朵。特別一提,消費者亦要不時清潔助聽器的微細管道,以防耳垢積累在助聽器部件內,或可能影響其擴音功能。同時,耳道較狹窄、耳毛較多、耳朵受濕疹問題困擾等人士,亦應定期進行耳道檢查。此外,平日也應盡可能保持耳道乾爽,如在洗澡時配戴浴帽或耳塞;游泳時配戴泳帽或耳塞等。 採耳風險知多點 坊間有着林林總總的耳垢清理工具,不過要留意使用部分產品會有潛藏風險。以附有鏡頭和照明燈的耳挖為例子,雖然消費者可以利用手機透過屏幕觀察到耳挖深入耳道的情況,但使用這類工具時,很容易因為掌握不到適當的位置和距離而刮傷耳道,甚至有機會將耳垢推向耳膜;而電動吸耳垢機(suction devices)產生的聲音可能短暫影響聽力,操作時吸管在耳內形成的微小氣流亦會令人有暈眩的感覺。而電動吸耳垢機這類工具的除耳垢效能視乎耳垢類型和位置,對於清除較頑固的濕型耳垢亦未必有效。 燃點耳燭(ear candling)來清除耳垢,甚至可能刺穿耳膜 特別一提,以燃點耳燭(ear candling)來清除耳垢,既無科學證據支持其效用,更有機會燒傷面部和耳道,甚至可能刺穿耳膜;而耳燭的蠟亦有可能造成耳道阻塞,故不建議消費者使用這類產品。 自行使用任何工具或硬物挖耳,都有可能將耳垢愈推愈入,造成耳道阻塞 簡單來說,自行使用任何工具或硬物挖耳,都有可能將耳垢愈推愈入,造成耳道阻塞,同時亦有機會刺穿耳膜,造成感染,可能永久性影響聽力,所以並不建議自行胡亂採耳。若耳垢並沒有造成疼痛、影響聽力或阻礙耳道,其實消費者毋須將耳道清潔得「一乾二淨」。如果耳垢問題嚴重,出現發炎、疼痛等狀況,應由醫護人員協助去除耳垢以策安全。 自行洗耳要注意 除了採耳工具外,消費者亦能在市面上找到耳垢溶解劑(cerumenolytics)和耳道沖洗劑,幫助減少耳垢的積聚。這些產品相對會比上述的採耳產品較為安全和有效,但前提是使用人士的耳膜必須完好,無穿孔問題或置有耳管(tympanostomy tubes),使用前亦應先諮詢醫生意見。若曾接受耳部受傷、有穿孔性耳膜,或耳膜曾有損傷人士,除非得到專科醫生建議,否則不宜使用這些產品。  足部篇 厚甲、嵌甲,以及因皮膚退化、皮膚脂肪層變薄或變乾而令足部生硬繭或雞眼,都是常見的長者足部問題。遇到這些情況,應怎樣護理? 生硬繭或雞眼 緊記不要隨便使用雞眼藥水或膠布,若不當使用,產品內的水楊酸或會灼傷皮膚。建議可用磨皮石在乾硬的皮膚打磨,之後不時塗抹潤膚霜,滋潤皮膚。 厚甲、嵌甲 腳甲增厚可導致嵌甲,有機會引致炎症、紅腫或流膿。如腳甲變厚,可使用較大的指甲銼處理,或由足病診療師使用特別的工具磨薄厚甲。但如因腳甲變形而引致嵌甲,或需以手術處理。 足癬(香港腳) 患上香港腳,趾縫及腳掌患處會出現水泡、脫皮、裂開等症狀,嚴重起來可引致傷口和細菌感染,出現潰瘍。香港腳的真菌可經腳部皮膚蔓延至趾甲,導致甲癬(灰甲),令趾甲變色、變形、加厚、變得脆弱,甚至剝落。一般皮膚癬可用外用抗真菌藥膏治療,若是頑固或嚴重的感染,則需服用抗真菌藥物。醫生亦可按情況轉介至足病診療,由足病診療師清創受感染的甲面及處理腳甲鬆脫或厚甲等。 同時緊記,長者沐浴時需徹底清潔皮膚及雙腳,並保持足趾間乾爽。如有足癬或甲癬,穿襪子前可考慮使用紗布將腳趾分隔,協助吸汗。…

【頭痛、耳鳴、頭暈】手痺是警號 或致肌肉萎縮

手痺也許人人都試過,但不一定是小事 註冊脊醫伍兆聰表示,手痺其實是神經線受壓迫的一種警告,一般為頸椎和肩部的神經線受壓,手就會出現「痺」的情況。如果「痺」令到敏感度愈差,就代表相關神經線被壓得愈厲害。 頸椎椎間盤退化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 伍兆聰指出,頸椎椎間盤退化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它造成的病變可導致神經根受到壓迫,引起神經根所支配的範圍與部位出現痺(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礙等症狀。「例如慢性頸椎椎間盤退化患者,會出現上肢無力、麻木、握力減退、頸部活動受限等感覺障礙及運動障礙的症狀。除此之外,根性疼痛會沿著神經根支配區,放射蔓延至手臂、手指,造成手指麻木、指尖感覺過敏等。」 壓痛點助診斷 頸椎神經受壓的診斷,可由X光片發現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反曲、病變椎體前後緣出現骨質增生、項韌帶鈣化等現象。也可透過磁力共振檢查,診斷椎間盤突出在哪一節,以及神經根受壓迫的嚴重程度。「除此之外,頸椎神經是以頭、頸、肩、臂、手指部位的疼痛為主,因此可以肩頸及上肢的『壓痛點』來確定診斷。」伍兆聰提醒,別以為手痺、麻木是小事,因頸椎椎間盤退化造成的病變導致神經根受到壓迫,有時候患者會出現頭痛、耳鳴、頭暈的現象。嚴重的話,還會有肌肉萎縮、行動障礙等情形。 手法復位 治療方面,脊醫主要會採用手法治療,透過矯正頸椎錯位的部位,回復脊骨的正常排列及弧度。「因為患上頸椎問題及上肢肌腱勞損的患者,肩頸至手臂關節痛楚周邊的肌腱常會出現纖維化,引致肌腱底下的神經受到壓迫,所以也常需要衝擊波治療,透過破壞此處的軟組織,刺激血管再生長。」伍兆聰解釋,衝擊波可刺激肌腱軟組織的自我修復,減少患處的炎症反應,更可大量刺激壓迫部位的痛覺神經,達致紓緩神經痛的效果。 平時要留意姿勢 伍兆聰稱,「另外,高能量激光治療可刺激肩頸及上肢的軟組織,導致血管擴張,釋放化學物質,增加血液供應和改善微循環,細胞的營養供應更充足,促進組織修復,顯著減少腫脹及痛楚。」 預防頸椎神經受壓 預防頸椎神經受壓,平時應保持正確的頸部姿勢,如避免長期低頭或負重,坐或站時下巴保持內收姿勢。睡眠時可使用捲成棒狀的毛巾墊於頸部下方,或使用頸椎保護枕等。平常可練習頸部穩定肌群牽拉及伸展操等,避免復發。 女子耳朵疼痛發癢 原文: https://hk.news.yahoo.com/手痺是警號-或致肌肉萎縮-202915059.html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外耳道發炎】別再清耳朵!小心「外耳道發炎」恐腦疾纏身…又腫又痛注意:快改3致命壞習慣

不少人在洗完澡耳朵進水後,總會感到又腫又痛 不管怎麼擺頭排水、用棉花棒挖都無法改善,這究竟是怎麼了?耳鼻喉科診所主治醫師吳昱辰對此指出,若出現這種悶痛現象恐為「急性外耳道發炎」,同時建議平時照顧耳朵有「3重要事項」,才能有效預防發炎! 有民眾洗澡水不慎跑進耳朵裡面 吳昱辰在臉書《耳鼻喉專科 吳昱辰醫師》分享案例,有民眾洗澡水不慎跑進耳朵裡面,但用棉花棒挖完後卻又痛又癢,耳朵有種悶悶塞塞的感覺,甚至還流一些分泌物出來,因此吳昱辰對此分析,這種症狀應該是有「急性外耳道發炎」了! 「外耳道」是一個封閉管狀構造,最裡面就是耳膜,不過為何會發炎呢? 吳昱辰說明,其實人的耳道壁皮膚很薄,皮膚底下有一些腺體,若受外來物質刺激像是:進水、挖耳朵等,就會造成發炎腫脹,甚至引發細菌感染,因此這種情況需要耳道局部治療來清除化膿分泌物,並使用藥物治療,同時也要注意「別挖耳朵」,保持耳朵乾燥通風。 此外,吳昱辰也分享出一些關於「耳朵」的冷知識,建議大家可學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平常該如何保養耳朵? 平時照顧耳朵最重要的3件事,就是「不要挖耳朵」、「小心水跑進耳朵」、「避免長時間使用耳機」,這樣就能有效預防發炎。 ◆有耳屎怎麼辦? 其實人的耳朵有慢慢把耳屎往外排出的功能,所以平常不需要特別去清理,如果真的要清就把「在洞口處看得見」的耳屎移除即可。 ◆如果有水跑進去耳朵? 洗澡時要盡量避免,一般頭傾一邊跳一跳就能讓水流出來,如果還是沒辦法,就輕輕用棉花棒把水吸出來,但不要用力去摩擦耳道壁。 ◆耳朵癢也可能是黴菌感染嗎? 有可能,不過因自己看不到耳朵裡面的狀況,所以還是需要找醫生檢查,才能確定診斷並給予正確的治療。 ◆還有什麼注意事項? 在「年紀大」或是「免疫力較差」的人當中,外耳炎也可能導致嚴重的感染,進而影響到腦部,因此一定要特別注意! 女子耳朵疼痛發癢 原文: https://tw.news.yahoo.com/別再清耳朵-小心-外耳道發炎-恐腦疾纏身-又腫又痛注意-045105146.html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去疤不留痕】踢走惱人疤痕,還我靚靚肌!五種除疤方法大拆解

有不少病人都查詢去除疤痕的快捷及有效的方法 去除疤推薦 「去疤膏」、「矽膠啫喱」或「矽膠貼」 除了上期提及的「去疤膏」、「矽膠啫喱」或「矽膠貼」等非手術性治療方法,目的是減少疤痕纖維化的現象,降低血管增生的活躍性。 彩光(Intense Pulsed Light)或脈衝式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等光學儀器去疤 原理是以光學儀釋放能量令血管收縮,同時刺激皮膚的膠原蛋白生長,可減少疤痕的紅印及使疤痕平滑,適合偏紅的傷疤。要注意,此類光學去疤方法要持續數次方可見到明顯效果。 類固醇(Steroid) 類固醇(Steroid)注射是另一種減淡疤痕的方法,特別針對凸起的疤痕或瘢瘤性疤痕 (Keloid Scar),令它變薄及回復平滑,達消炎,減緩皮膚細胞、白血球和血管增生的速度。 肉毒桿菌素(Botulinum Toxin) 肉毒桿菌素(Botulinum Toxin)注射是近年較受歡迎的去疤方法之一,原理是以藥物的毒素令患處血管萎縮,以減退疤痕紅印。 果酸換膚 (Chemical Peeling) 果酸換膚 (Chemical Peeling) 適用於皮膚有凹凸的疤痕,例如像火山洞的暗瘡疤,它以侵蝕皮膚的表皮層,刺激皮膚新生,令疤痕變得更平滑和顔色更均勻。 手術去除疤痕 如以上的方法都不能改善疤痕問題,可考慮手術去除疤痕。手術切除多用於治療增生性疤痕(Hypertrophic Scar)或瘢瘤性疤痕 (Keloid Scar)。治療部位多於手臂、耳朵及胸骨等,患者以有色人種較多。曾經有位病人因穿耳留下如乒乓球般大的瘢瘤性疤痕。最後接受手術治療,並在術後再以類固醇注射徹底把疤痕去除。另外,如疤痕跟皮膚紋理的方向相差大,疤痕會比較明顯和礙眼,這時亦可先以手術把疤痕的方向改變,再配合彩光或激光等淡化疤痕。…

【耳鳴】骨傳導助聽器聲音直達內耳 惠中耳炎耳鳴患者

聽力衰退屬長者常見毛病 常言道「年紀大機器壞」,聽力衰退屬長者常見毛病,但不少受中耳炎或耳鳴等疾病困擾的長者,因不適合配戴傳統助聽器而漠視聽力問題。有本地初創企業研發骨傳導裝置「複耳」,直接將聲音傳到內耳,聲音傳遞質素較傳統助聽器大幅改善。 耳鳴助聽器 複耳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林旭透露,其父出現聽力問題,但有感傳統助聽器易受周圍噪音等干擾及價錢昂貴等因素,而拒絕使用,遂希望研發一款適合父親及聽障者的助聽器。 可經藍牙連接電話電視 他表示,「複耳」助聽器採用介質傳導聲音系統,應用金屬和塑膠材料結合的聲學共振特性,直接將聲音通過頭骨傳導到內耳,聲波毋須經最易受感染、損壞和退化的外耳、耳膜及中耳傳遞,適合中耳炎、耳膜穿孔、耳鳴等患者使用。產品亦可透過藍牙連接電話及電視等產品,助長者恢復聽力之餘,為他們重拾聆聽樂趣。 產品日後可在院舍及日間中心廣泛應用 林旭稱,受疫情影響,產品研發期由原本預計只需約一年延至兩年,原因包括所需電子零件疫下難以運抵本港,他與團隊遂自行研發大部分零件及發音原理等技術,產品終在數月前開售。他憶述曾有一名長者佩戴產品後能清晰聽到女兒說話,女兒高興得落淚。林期望產品日後可在院舍及日間中心廣泛應用。 數碼港 數碼港昨為27間在「2022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奪獎的社群初創舉辦祝捷會,共奪31個獎項,包括3個大獎和9個金獎;3間奪大獎的初創包括上述複耳科技、研發全環控智能移動水耕種植機的「水耕細作」,以及發展互動模擬飛行培訓的「AerospaceTS」。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稱,數碼港現有約1900間初創企業,獲獎初創比2018年增加逾倍,反映數碼港有不少具實力的初創公司,創科界有良好發展及氣氛。 女子耳朵疼痛發癢 原文: https://news.mingpao.com/pns/港聞/article/20221202/s00002/1669919539854/骨傳導助聽器聲音直達內耳-惠中耳炎耳鳴患者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雷姆塞韓特氏綜合症】小賈斯汀生蛇致面癱?廿歲大學生面對壓力誘發生蛇

「雷姆塞韓特氏綜合症」(Ramsay Hunt Syndrome) 現年28歲的Justin Bieber今年在社交網絡公開一段半邊面癱影片,並自揭患上「雷姆塞韓特氏綜合症」(Ramsay Hunt Syndrome) ,更因而需推遲演唱會。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姚綺旗指出,該病症是帶狀疱疹(俗稱生蛇)的併發症,嚴重可致面癱和喪失聽力。姚醫生又指出,雖一般患者五十歲後才發病,但臨床上也曾遇過二十多歲大學生因學業壓力和感情煩惱而誘發生蛇,因此年輕人士亦不容忽視。 今年6月Justin Bieber拍片公布延遲演唱會的消息,並稱患上「雷姆塞韓特氏綜合症」需休養一段時間。他在影片中透露,此病令他的半邊臉癱瘓,肌肉不能郁動,致無法眨單眼、微笑或控制鼻子的郁動。 據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姚綺旗指出,Justin Bieber患上的「雷姆塞韓特氏綜合症」屬於帶狀疱疹的併發症,而帶狀疱疹(俗稱生蛇)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出水痘時,病毒會在感覺神經節中潛伏,並會在日後身體抵抗力差時再度激活。「雷姆塞韓特氏綜合症」患者病發時,帶狀疱疹病毒會影響耳朵附近的面神經,除了引致一般帶狀疱疹引起的疼痛外,還會導致受影響的一邊面癱和喪失聽力。帶狀疱疹造成的表皮傷口,會有細菌感染的風險。在面部的帶狀疱疹感染,亦可造成眼睛的結膜、表層鞏膜、角膜和虹膜發炎。其他較罕見的併發症包括急性視網膜壞死、腦膜炎、腦炎和脊髓炎。 姚醫生指出,「雷姆塞韓特氏綜合症」造成的面癱,會比一般常見的貝爾氏麻痹症更嚴重,有較大機會不能完全復原,嚴重甚至會永久面癱,故患者需要及早治療。而眼睛受感染的病人,可能會有視力受損,甚至有失明的風險。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致的腦部感染,則可影響大腦功能,嚴重會死亡。 1)「生蛇」是什麼? 生蛇是因為感覺神經節中潛伏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度激活,所以患者以前大多生過水痘,當然部分患者由於徵狀不明顯而不意識自己曾患水痘,一般都是在身體抵抗力較差時發病。 帶狀疱疹造成的表皮傷口,會有細菌感染的風險,而在面部的帶狀疱疹感染,可造成眼睛的結膜、表層鞏膜、角膜和虹膜發炎。 2)生蛇有什麼徵狀? 生蛇的徵狀通常始於身體一側的皮膚有異常感覺,例如瘙癢、灼熱或刺痛感,有些人還會發燒、全身不適或頭痛,之後在幾天內,身體一側便會開始出現皮疹(多呈現為水泡狀) 。生蛇初期在未出現皮疹時,很容易和普通肌肉痛混淆,如有懷疑,醫生會提醒患者密切觀察皮膚的狀況,如發現皮疹就要再盡快求醫。極少數生蛇患者沒有出現皮疹,診斷會相對困難。 生蛇患者出現像Justin Bieber的面癱併發症並不常見。一旦出現面癱,姚醫生指很多人會誤以為是中風,但兩者有著微妙的差異。中風引致的面癱通常會引起一些附加徵狀,例如單邊身體乏力或麻木,而且中風通常只影響患者下半邊面的活動,前額肌肉不受影響,即患者仍能夠抬額皺眉;相反,生蛇引起面癱的患者,其前額肌肉也會受到影響。 3)如何治療生蛇?是否要在黃金時間內求醫? 一旦診斷為生蛇,醫生會使用針對帶狀疱疹的口服抗病毒藥物,而嚴重的個案,例如眼睛或腦部受感染的病人,或需要靜脈注射抗病毒藥物。面癱個案則會處方口服類固醇藥物以減輕面部神經炎症,另外亦會處方眼藥膏和護眼墊以減少眼角膜受損的風險。 姚醫生提醒,一般會建議生蛇患者在皮疹出現後七十二小時內開始抗病毒治療最有效,以阻止病毒繁殖,幫助皮疹更快癒合,並減少疼痛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過了這段黃金時間,如果仍有新的皮疹出現,服用抗病毒藥物也可能會有幫助。 4)哪些人是生蛇高危人士? 年齡是生蛇最重要的風險因素,發病率在大約五十歲後開始顯著增加,約兩成病例發生於五十至六十歲,四成病例發生在六十歲以上,估計約一半活到八十五歲的人士都曾經歷生蛇。 姚醫生指出,臨床上也偶然遇過年輕的生蛇病人,但個案相對較少,可能因睡眠不足或生活壓力誘發。她曾處理的個案中,最年輕的生蛇病人為二十多歲的大學生,因學業壓力和感情煩惱而誘發生蛇。 姚醫生補充,由於帶狀疱疹不是須呈報衞生署的疾病,所以沒有本地數據。但有關華人帶狀疱疹的系統性分析文獻有提及過,少於三十歲的成年人,一千人之中每年就有1.53人病發,而四十歲以下成年人則有1.64至3.15人。七十歲以上的病發率,是三十歲以下成年人的七倍以上。 姚醫生續指,其他高危因素包括免疫系統較弱人士,如癌症患者、正接受化療、免疫抑制藥物人士(如自體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的病人),或愛滋病患者等。 5)生蛇圍繞身體一圈會死,是真的嗎?…

【耳中風】三高中老年人易突發性耳聾?7類營養素保聽力遠離耳中風

俗稱為「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在台灣的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5至20,症狀來的又急又快。 但大多數人的病因不明,可否預防也是民眾所關心的。 哪些人是耳中風高危險群? 耳中風跟病毒感染、血液循環、內耳淋巴腫脹、免疫性問題或是腦部腫瘤有關,平時應留意自身狀況;若氣溫變化大,血管收縮容易增加耳中風的風險;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族群,以及代謝功能、血液循環不佳的中老年人,罹患耳中風機率也比一般人高。 此外,吸煙者要小心,煙品中的尼古丁也會造成血管收縮,可能會導致血液循環差、缺氧,長期吸煙會致使血管發炎、硬化。耳朵的血管非常小,若微小血管循環受阻,不僅聽力容易出問題、發生耳鳴情況,也可能會出現眩暈的症狀,發生突發性耳聾的機率較高。 出現3前兆速就醫 若發現自己或家人有下列狀況,應儘速至醫院檢查,以利及早治療: 1.一早起床時,耳朵突然嗡嗡嗡的耳鳴或感到頭暈。 2.耳朵悶悶脹脹的,聽不太清楚對方說什麼。 3.一邊耳朵突然聽不清楚,要換另一耳才聽得到聲音。 如何預防突發性耳聾? 目前雖然沒有明確的方法可以預防突發性耳聾,但可以透過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與運動、避免熬夜、適時抒發壓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並且避免長時間待在高噪音的場合,減少長時間使用耳機,盡量把聲音放出來聽,降低罹患耳中風的風險。若要使用耳機,建議使用耳罩式耳機,少用耳塞式耳機,且要注意使用時間及音量。 7大類營養素幫助保健聽力 耳朵雖然小,但血管非常豐富,研究發現,若身體缺少微量營養素,會影響到聽力,增加聽力喪失的機會。多補充以下營養素,有助於遠離耳中風: 鐵:負責攜帶氧氣。在三高控制好的情況下,可從紅肉中攝取,如牛肉。 鋅:維持細胞穩定、功能正常。存在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尤其帶殼的海鮮,如花蛤。 鉀:負責調節血液及身體組織的液體量,也可幫助聽力調節。富含在蔬果中,如蘆筍、毛豆等。 葉酸(維他命B9)、維他命B12:修復神經、促進同半胱胺酸的代謝。同半胱胺酸若過高,會影響血管內皮,導致細胞損傷,容易導致血栓的發生,進而增加聽力喪失的機會。其中,葉酸跟高頻的聽力維持有關。 EPA、DHA:屬於Omega-3脂肪酸,除了有助改善血液循環、保養心血管,也能維持低頻聽力的正常。食材攝取可吃鯖魚、海鱺魚、三文魚等。 揉耳操保護耳朵血管 以下揉耳操簡單動作,幫助保護耳朵與心血管、預防耳中風: 動作1:嘴巴張開,用指腹按壓耳朵中間,往上、往下搓揉。 動作2:指腹往耳後按壓,直到耳垂後方凹陷處的翳風穴。 動作3:手指沿著耳朵往頭頂按壓,有助入眠安穩。 動作4:用拇指、食指拉提耳尖,將耳朵向上拉提。 動作5:用拇指、食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 動作6:雙手握空拳,用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搓揉。 動作7:雙手掌掩住兩耳廓,手指托後腦殼,用食指、中指輕彈後腦。 此揉耳操可天天做,每個動作約20下,建議來回搓揉2~3次,直到雙耳痠痠、脹脹、熱熱的,但注意別壓得太用力,以免造成耳朵瘀青。 女子耳朵疼痛發癢…

【耳鳴】持續超過1個月合併頭暈可能是失智前兆!4種人最容易耳鳴

許多長輩都有耳鳴的困擾,耳鳴有藥可醫嗎? 台灣網路節目《如果云知道》主持人鄭凱云,特地邀請醫師解答。 300萬人有耳鳴困擾 根據台灣耳鳴學會統計,台灣人耳鳴盛行率達10~15%,將近300萬人有耳鳴的困擾。台灣睡眠醫學中心院長江秉穎指出,耳鳴有許多類型,並非無藥可醫,及早檢查就有機會治療。 江秉穎表示,老化是造成耳鳴的原因之一,年紀大可能引發負責聽力、內耳平衡的第8對腦神經退化,就會易產生耳鳴,通常無法醫治;若是三高、血液循環不良引發耳鳴,經過治療三高或運動,有機會改善耳鳴。 江秉穎進一步說明,一般來說,老化產生的耳鳴是前庭耳蝸神經退化,耳鳴的聲音屬於高頻率,聽起來有如蟬叫聲或電波聲的尖銳聲音,尤其夜深人靜時特別明顯。 鼻過敏也會耳鳴 江秉穎指出,患有鼻過敏、鼻塞問題,吸氣時產生的負壓,連帶導致耳咽管出現負壓,中耳腔會容易產生低頻率的耳鳴,耳鳴聲音悶悶的,可以透過改善過敏問題好轉,平時也可以多做吞嚥、咀嚼動作,提升耳咽管調整壓力的能力。 耳鳴睡不好 4指標判斷 許多耳鳴的人,常有失眠的問題。江秉穎強調,耳鳴與睡眠之間互為因果關係,睡不好、有睡眠障礙,腦神經加速退化,耳鳴愈嚴重,而耳鳴愈大聲,也愈容易干擾睡眠,就會睡不好,通常患者的耳鳴聲音屬於高頻率;若有淺眠、多夢、容易醒,或是覺得永遠睡不飽,都是睡眠障礙的指標。 另外,現代人經常戴耳機,內耳神經壓力太大,也會容易造成耳鳴。 耳鳴可能是失智前兆 如果耳鳴影響睡眠及生活,不論持續多久都建議盡快就醫;若是耳鳴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合併頭暈、重聽,顯示內耳神經退化嚴重,也有可能是失智的前兆。 女子耳朵疼痛發癢 原文: https://www.hk01.com/article/754116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昆蟲入耳】小昆蟲誤入耳朵點算好?醫生揭2招自救法、3大不當行為

每當氣溫升高,小昆蟲再度活躍,有人晚上聽到蚊子叫,用力一拍不小心就把蚊子打進耳朵裡,也有人睡覺中突然感覺耳朵裡癢癢的,有蟲子在爬行;被不長眼的小蟲子誤入了耳朵該怎麼辦? 醫師教你別急著用棉花棒戳!因為可能把受到驚嚇的昆蟲推得更深入,問題更棘手。 掏耳、灌洗、劇烈晃動 都不行! 台灣急診科醫師翁梓華表示,睡覺睡到一半,突然耳朵癢、痛、一直有嗡嗡聲,第一時間一定要做對,不然蟲子沒掏出來不打緊,要是傷害到耳膜就更得不償失。翁梓華介紹小蟲跑到耳朵的NG(不良)行為: NG行為1:用掏耳棒或棉花棒挖。這樣很可能使蟲子更往耳道深處爬,如果操作不小心,甚至可能破壞到耳膜。 NG行為2:用各種液體灌洗耳朵。翁梓華說,曾經遇過拿殺蟲劑想要直接進行「除蟲」的民眾,但殺蟲劑本身對皮膚與耳膜有刺激性,結果反而引起外耳道嚴重發炎。 NG行為3:劇烈晃動頭部試圖將蟲子甩出。劇烈的晃動,反而容易使蟲子躁動不安而移動,刺激外耳道,可能造成更大的不適。 照光誘蟲走回頭路 滴油讓蟲窒息 那麼,當小蟲子跑到耳朵裡的時候,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台灣翁梓華醫師說明正確做法: 1. 將燈關上,將耳朵往後上方提,並且用光照耳朵:人體的外耳道並不是直線形,因此透過將耳朵往後上方拉,把耳道拉直,這樣照光效果會更好,再利用蟲的趨光性,吸引小昆蟲爬出耳道。但這僅限於「回心轉意」的小蟲,成效有限,尤其是一些不會「倒退走」的昆蟲像蟑螂,這樣做基本上無效。 2. 用食用油滴入耳朵,讓蟲蟲窒息,減少傷害:發覺小昆蟲跑到耳朵裡時,可以先躺下來,用食用油或按摩油等無刺激性的油滴入耳朵,靜置5~10分鐘,讓蟲窒息死亡,避免蟲子在耳朵裡亂竄造成傷害。 如果小蟲子在耳朵裡被油悶死了,之後可以嘗試用油潤洗出來,如果成功潤洗出,就可以在耳鼻喉科追蹤,但如果發現有聽力損傷,或蟲體仍未取出,則要考慮前往急診,急診醫師會以耳鼻喉科專用鑷子將蟲體完整夾出;如果蟲體略大,則使用負壓抽吸器設法吸住蟲體的屁股,將蟲體拖出;如果兩種方式都沒辦法處理,就會對蟲體進行破壞,再一片一片將蟲體夾出。 當蟲蟲誤入禁區時,蟲子可能比人還驚慌,這時候先保持冷靜,只要處理得當,就能圓滿解除「蟲蟲危機」。 女子耳朵疼痛發癢 原文: https://www.hk01.com/article/836596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耳朵阻塞】耳仔痕癢難耐 或源自3大原因

你有試過耳朵癢嗎? 那種痛苦卻又無法抓癢的感覺令人非常折磨。其實造成耳朵痕癢有不同的原因,除了耳屎過多外,亦可能是因為濕疹或敏感等問題。 耳屎太多 耳屎是耳道的分泌物,如果耳屎太多一般不需特別清潔就會自行掉出耳外。惟耳屎太多而造成外耳道阻塞,就有可能刺激外耳道神經,令耳仔痕癢。另外,如果耳朵在洗澡時入水,都可能增加痕癢程度。 濕疹 本身患有濕疹的患者,如果耳朵痕癢可能與濕疹有關。濕疹常見於皮膚組織,故亦有可能發生在耳朵內,症狀包括痕癢、紅腫及發炎等,亦可能出現鱗屑、脫皮及結痂等。因為患處會痕癢,令患者用器具去抓挖,刺激皮膚,還可能造成傷口,加劇敏感,亦可能造成細菌感染。 真菌感染 耳道溫暖及潮濕,適合霉菌生長,抵抗力較弱及長期服食抗生素的人士都較容易出現真菌感染,症狀包括耳痕、聽力下降、耳塞及流出黏液等。如果沒有得到適當治療,真菌可能會侵蝕中耳及耳膜,引起耳膜穿破及中耳炎等併發症。 女子耳朵疼痛發癢 原文: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耳仔痕癢難耐-或源自3大原因/316880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