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耳骨重整手術 改善傳導性失聰

聽力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 聽力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感音神經性失聰和傳導性失聰。前者主因是退化,後者則是聲音傳送出現障礙,未能傳達到內耳耳蝸。如果傳導性失聰源於中耳耳骨結構問題,便有機會可透過耳骨重整手術去改善聽力。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嘉輝表示,中耳的範圍是耳膜到耳窩之間的位置,正常來說這空間充滿空氣,而耳膜後有3塊耳聽骨,由外到內分別是錘骨、耳砧骨和耳鐙骨,組成一條傳導鏈,將聲音由耳膜的震盪傳去內耳耳蝸,而耳蝸的神經便可以感覺到,變為聲音訊號。 耳聽骨結構出問題 有很多原因可以影響耳聽骨的結構。黃嘉輝解釋,「例如耳膜長期發炎含膿,會令中耳位置結痂、鈣化而令耳骨『生實』,未能傳遞震動;又或者耳骨受到膽脂瘤侵蝕或壓迫,令傳導鏈斷開;亦有耳骨硬化個案,耳鐙骨未能正常發揮功能;部分患者屬先天問題,耳骨發育不健全令聲音傳遞欠佳。」膽脂瘤是中耳空間出現了凹陷袋,中間會藏耳垢皮屑,久而久之會變大並壓迫附近的骨,若孳生細菌更可能發炎流膿,宜及早處理。 並非所有患者適合手術 在決定做手術前,醫生會先透過影像檢查和聽力檢查等評估患者情況。黃嘉輝指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耳骨重整手術,須視乎患者自身情況,例如只剩下一邊耳可聽東西,又或另一邊耳朵聽力較差,就未必會冒風險做手術,寧願用助聽器改善聽力;另外,如果聽力與患者接收到的音量差距不大,也不值得做手術提升這少許聽力。 人工假骨vs自體移植 耳骨重整手術過程與耳膜修補手術相似,先於外耳道開一個切口,將皮膚連同耳膜揭起,透過顯微鏡或內窺鏡儀器檢視三塊耳聽骨以及中耳情況,然後再選擇使用人工假骨,或者用自體耳砧骨作移植,重組傳導鏈。黃嘉輝稱,「人工假骨為合成物料,如鈦金屬或塑膠類型,好處是有需要可再做手術更換,缺點則始終是外來物,有可能排斥、移位,亦會因金屬疲勞等影響其壽命。自體移植沒有排斥問題,醫生會先取出耳砧骨,重塑外形後再放入適當位置,但手術時間會較長,需要1至2小時,以及若耳砧骨不完整就未必適合自體移植。」 提升生活質素 黃嘉輝分享一個五十多歲男士的個案,他小時候做過清除膽脂瘤的手術,當時屬開放式手術,同時清除耳聽骨避免復發,而影響了一邊耳的聽力。檢查時確定膽脂瘤沒有復發,中耳沒有發炎,聲音傳入內耳有約40分貝差距,於是決定接受耳骨重整手術。醫生發現中耳只剩下耳膜和耳鐙骨,於是放入鈦金屬人工假骨協助傳聲。術後聽力雖未能與耳常耳朵相比,但生活亦得到改善,毋須完全依靠單邊耳朵。 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原文: https://hk.news.yahoo.com/耳骨重整手術-改善傳導性失聰-203020400.html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聽力】異物入耳或損聽力

因為貪玩或者好奇,將一些東西塞入鼻孔或者耳朵 或者你我小時候都試過,因為貪玩或者好奇,將一些東西塞入鼻孔或者耳朵,不過如果無法取出,甚至愈塞愈入,便有可能引致併發症,如聽力損失、甚至窒息等,因此如發現小朋友有異物入了耳鼻而不能取出,宜盡快求醫。 異物進入耳鼻的個案,多為9個月至8歲的兒童 耳鼻喉專科醫生鍾耀基表示,「異物入耳時,兒童多會有拉扯耳朵的小動作,亦可能知道自己貪玩,害怕被責罰而特別沉默,所以家長未必能及時發現,數天過後小孩或會有疼痛、發炎流膿甚至出血的情況。而異物入鼻則通常比較痛,或會鼻出血,家長會較易察覺。」 有機物昆蟲電池最危險 兒童常見入耳或鼻的異物種類繁多,例如小鋼珠、BB彈等膠珠、豆類、擦膠、電池和昆蟲等,而成人案例則以棉花棒的棉花頭較常見。最令人擔心的異物,鍾耀基認為是豆等有機物、昆蟲及電池,「有機物的膨脹速度快,如誤用水打算將之灌出,反會令它發脹塞住,另外加上細菌影響,耳鼻發炎腫脹會更劇烈。昆蟲最怕牠們不懂走回頭塞住,或傷害耳道,又或蒼蠅在裏面產卵,引起其他病症。電池則有機會流出化學物質,燒傷皮膚、耳膜等。」 可致併發症 如未能及時取出異物,耳朵方面或可能令耳道受損,傷口位置或會流血、感染並形成肉芽;萬一耳膜穿了,便有機會影響中耳部分,引發中耳炎,若聽覺神經受損,更會導致聽力損失。異物入鼻的情形更為緊急,除有可能造成發炎感染外,最怕異物會掉進氣道,阻礙呼吸引致窒息,應即時求診。 取出異物 家長如懷疑兒童有異物入耳,可嘗試輕輕將耳廓向上及向後拉,拉直耳道,再以電筒檢查,如發現是小昆蟲,可嘗試用橄欖油將牠殺死,以防止牠進一步破壞耳道,並帶小朋友求醫。鍾耀基表示,「醫生先會用耳鏡、顯微鏡檢查耳道,再因應情況使用鉗子、鈎子或者吸管去清除異物,完成後檢查取出的異物是否完整,耳道或耳膜有否受損,或需要進一步測試聽力有沒有問題。鼻子方面,可以用前鼻鏡檢查異物位置,如太深入則需用內窺鏡檢查及取出異物。」 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原文: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異物入耳或損聽力/78179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頭暈】感冒頭眩暈 原來併發中耳炎

大學生,某次感冒時,鼻塞、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發作,左耳悶塞,整天頭暈目眩 一名20歲大學生,某次感冒時,鼻塞、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發作,左耳悶塞,整天頭暈目眩,一快速轉頭或改變姿勢,例如低頭看書、平躺翻身或上下樓梯,見到眼前景物會旋轉,嚴重時還會惡心。就醫時,發現其左側耳膜裡面,中耳腔黏膜紅腫,原來是上呼吸道感染併發急性中耳炎。在門診中常會診治到這類患者,但為何會引起眩暈呢? 原因一:中耳負壓,內耳變形 耳咽管黏膜水腫,會引起阻塞,中耳腔內空氣被組織吸收,產生負壓,拉扯耳膜,造成凹陷;拉扯卵窗及圓窗(中耳到內耳開口上),內耳前庭(橢圓囊及球囊)即發生形變,壓縮耳石斑,改變耳石分布,使患者以為身體正在翻滾、移動或搖晃。 原因二:內淋巴液比重增加 病毒經由卵窗感染內耳,引起耳蝸管發炎,血管紋路分泌含有大量抗體及發炎激素的內淋巴液,循環到前庭及半規管。由於內淋巴液含有大量蛋白質,密度變大,頂帽密度較小,便向上浮起及扭曲,使患者以為頭部正在轉動。當患者轉頭時,由於一側半規管內淋巴液較為黏滯,流動不足,該耳平衡輸入減少,使患者以為頭部沒有跟著轉動。 原因三:橢圓囊內耳石鬆脫 病毒經由圓窗(聽小骨連接處)感染橢圓囊,耳石膠發炎變性,耳石顆粒脫離耳石斑,隨著內淋巴液循環,沉積某一支半規管,或黏在壺腹頂帽上,就會在患者改變身體姿勢時,耳石因重力或慣性作用,繼續帶動內淋巴液流動,使患者以為頭部還在轉動。 原因四:誘發前庭性偏頭痛 若患者有偏頭痛體質,當中耳腔發炎,會刺激黏膜下的感覺受器,訊息經由三叉神經傳進腦幹,經由三叉神經血管疼痛機制,啟動前庭性偏頭痛。電位波動干擾前庭神經核,使它無法抑制性地調控該側前庭神經所傳入的平衡訊息,或者干擾前庭神經,使它無法正常地接收平衡訊息,患者會以為身體正在傾斜或旋轉。 檢查耳部及眼球 確認眩暈 在診療眩暈時,為了及早篩選出危險的眩暈,醫師會檢查患者耳部及眼球,評估肢體及步態。若確認是安全的眩暈,就會對症下藥。 屬於原因一者:進行中耳通氣術後,症狀立即緩解。 屬於原因二者:會隨著耳悶而加重或緩解,治療時會使用副腎皮質素,減輕免疫反應,進行消腫。 屬於原因三者:感染痊癒後過段時間,會安排耳石復位術,把耳石歸回橢圓囊內。 屬於原因四者:會隨著頭痛發作而緩解,少有併發症,治療以止痛、止暈及止吐為主,控制症狀即可。 老人、三高者眩暈 小心中風 須注意少數患者,特別是老年或有三高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交感神經旺盛,血液比平時更黏稠,阻塞腦血管,發生小腦或腦幹中風,因此發作劇烈的眩暈,宜趕緊送醫。 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原文: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034446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耳垢】清理耳垢易損害耳朵 不清理耳垢真的可行嗎?

耳垢是保護身體的重要屏障之一 耳垢可以沾黏異物,保護耳道不受灰塵入侵,也能減少細菌、黴菌在耳內滋長。然而我們都覺得耳垢只是毫無作用的排泄物,需要定期清理。事實上,這樣不但會破壞外耳道既有的防護功能,甚至容易刮傷耳壁。耳垢真的不需要我們清理嗎? 耳垢是由什麼組成? 耳垢主要成份包括淺部外耳道腺體的分泌物及耳道深部細胞往外排出的角質層。耳蠟腺最初的分泌物是乳狀,與空氣結合後變成褐色帶黏性物質,再與皮脂腺的分泌物及上皮細胞角質層相混合後,即形成所謂的耳垢。 耳垢有兩個重要功能 耳垢呈現弱酸性且含有一些內在酵素,由於上述原因它具有兩個重要功能,一是可以保護外耳道,另一是具有抑菌功能。1980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就證實耳屎對10種細菌具有顯著的殺滅效果。 此外,耳垢可分為乾濕兩種,乾型耳垢呈灰褐色,質地乾而易碎;濕型耳垢呈金褐色溼而黏,又被稱為「密蠟型」耳垢。 研究顯示溼型耳垢為顯性遺傳且較好發於白種人,而黃種人則有較多的乾型耳垢。一般說來濕型耳垢較容易發生耳垢阻塞,不過這兩類耳垢的制菌能力並沒有很大的差別。 清理耳垢反而會損害耳朵? 用棉棒、耳挖或其他硬物挖耳只會把耳垢推得更深,堵塞耳道,引起耳朵不適及影響聽力。自己動手挖耳可能會弄傷外耳道的皮膚,而且使用不潔的工具挖耳是導致外耳炎的常見原因。 其實只有以下情況才需要進行耳垢清除: 外耳道被耳垢阻塞造成聽力障礙及不適 耳垢遮蓋耳膜妨礙診斷耳科病症(例如中耳炎等) 需要長期使用助聽器或深耳道式耳塞的人士不清理耳垢也不會影響聽力嗎? 正常情況之下,外耳道就像輸送帶,上皮會由最深處的耳膜慢慢地往外推出。如此一來,能將一些污垢和灰塵等排出耳道,讓耳朵不至於堵塞住。其實隨著平日進食咀嚼的動作也可以牽引外耳道,幫助耳垢排出。 其實耳垢阻塞的問題不算十分普遍 大部分人即使從不掏耳朵也不會出現問題。而一般人游泳或洗髮後或會出現耳垢吸收水分後膨脹,完全堵塞耳道。患者可能突然覺得聽力減弱,並有耳痛的感覺,只要待乾爽後就能回復正常。 特別注意是耳垢特別多(尤其是濕型耳垢)、外耳道畸形、陝窄或表皮角皮質細胞生長異常的人士。因為耳垢排除能力會較差。耳垢長久堆積會完全堵塞外耳道,導致聽力下降、有耳塞和痕癢的感覺,甚至耳鳴。 當耳垢堵塞至耳道深處的時候,偶然有暈眩;而牙較活動時或有耳痛和聽到很吵耳的聲音。如果有這種情形,應儘快請教耳鼻喉科醫生。 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原文: https://hk.news.yahoo.com/弄巧反拙-清理耳垢易損害耳朵-不清理耳垢真的可行嗎-130000488.html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中耳炎】中大研發磁控微機械人 助治中耳炎

中耳炎是常見的小兒疾病,會引起中耳積水 部分患上中耳積水的人需做中耳導管置入手術,以抽出積液,惟隨着導管放置耳膜的時間增長,耳朵產生的分泌物會形成菌膜,阻塞導管,甚至造成反覆感染。中大透過跨學科研究團隊合作,研發出「磁控螺旋微機械人」系統,可簡化治療程序,只要將螺旋形微型機械人置入中耳導管,便可清除中耳導管的菌膜。 香港6歲以下兒童中,約7%曾因中耳炎出現中耳積水 若情況持續,便需以手術治療。醫生一般會在患者耳膜中置入導管,以抽出中耳積水,惟當積液隨時間黏附在中耳導管上,形成細菌菌膜並造成阻塞,便會導致反覆感染。 簡化程序 清除中耳導管菌膜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張慧子醫生指,耳管感染是中耳炎患者置入中耳導管後常見後遺症,目前為了抑制菌膜生長,患者需長期使用含抗生素的滴耳藥水,若菌膜仍堵塞導管,便需接受麻醉手術移除或更換導管。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的專家共同研究,開發出「磁控螺旋微機械人」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與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的專家共同研究,開發出「磁控螺旋微機械人」系統,配合內窺鏡就可為病人清除中耳導管的菌膜。醫生首先會用內窺鏡配合導管將螺旋形微型機械人置入中耳導管,再操控機械臂輔助,以磁力驅動微型機械人在管道內快速旋轉,刮除耳道導管內的菌膜和殺死當中的細菌,過程需時僅10至20分鐘。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副教授陳英權醫生稱,團隊早前在人體標本上進行試驗,成功刮除耳道導管上的菌膜,效果理想。「這套新技術可簡化現有治療程序,減輕病人需重復更換導管的生理和心理負擔。」他指,團隊將進行更多安全及穩定性驗證,以確立臨床應用的可能性。 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原文: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385824/中大研發磁控微機械人%20助治中耳炎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耳鳴】耳鳴聲大致睡眠障礙點算好?

暈眩合併嘔吐現象 台灣60歲的黃小姐選擇在「耳順之年」從職場退休,正準備開心迎接新人生,不料卻在退休幾個月後,出現暈眩合併嘔吐現象。 經西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造成的耳鳴,服用藥物後症狀依然不見改善,於是求診中醫診治,左耳聽力也總算在治療得到改善,耳鳴的聲音也一併減弱,重拾生活品質。 耳鳴成因複雜 與五臟六腑和十二經脈有關 台灣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趙念廷指出,上述患者自述在暈眩及嘔吐現象後,接下來2個月,又發現左耳似乎聽不太到低頻的聲音,有時還會出現忽大忽小的「沙沙」聲,或有蟬鳴般的「唧唧」聲。其實耳鳴的成因複雜,《醫學真經》中提到:「十二經脈,上終於耳,其陰陽諸經,適有交並。」可知耳朵與五臟六腑和十二經脈均有密切關聯。 耳鳴治療 中藥搭配針灸緩解 而在治療方面,趙念廷說明,因風熱侵襲、痰火上擾、腎精虧損或是脾胃虛弱…等皆有可能造成耳鳴。除了使用中藥,也建議可配合針灸以達更佳的療效,如耳朵周圍的耳門、聽宮、聽會、翳風等穴,以及遠處如中渚、合谷、風池,或是頭皮針等,都是臨床上常用的穴道和部位。 合併睡眠障礙 環境音助眠效果佳 耳鳴的患者也會合併出現如聽力損傷、耳悶脹感、睡眠障礙、情緒不佳等問題,尤其是睡眠障礙,在夜深人靜時,患者會覺得耳鳴聲大到影響睡眠,此時可嘗試播放輕音樂或利用其他些許的環境音,來遮蔽耳鳴聲以助眠,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 及早治療預後佳 飲食清淡、定期運動 趙念廷提醒,耳鳴患者應盡早接受治療,因隨著病情的進展,治療效果和預後會較差。而且飲食應清淡,避免油炸烤辣,以防積滯成痰阻礙氣血。此外,不少耳鳴和情緒壓力相關,建議可以養成運動的習慣,尋找適合自己的紓壓管道,治療才能事半功倍。 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原文: https://www.hk01.com/article/823802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耳鳴】耳鳴是弱聽先兆?

耳鳴是一些聲音只有自己感覺得到,但並沒有外來聲音的存在 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耳鳴,聽到的「聲音」也不盡相同,要留意若是長時間耳鳴持續,又或發現聽力下降,就要求醫。 耳鳴音頻可高可低,亦可似風聲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嘉輝表示,耳鳴分主觀性和客觀性兩類,「主觀性是只有自己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在聽力神經、大腦皮層等神經系統中產生;客觀性則因血管閉塞、牙骹、肌肉痙攣等產生聲音,醫生可用聽筒聽見,但相對個案較少。」 間中出現多屬正常 黃嘉輝續指,「出現耳鳴未必一定有聽力問題,例如很多人都試過突然聽到『V』一聲,如聽覺沒有受損就不用理會。有時去到十分寧靜的環境,如隔音房,都會突然有耳鳴。因為聽不到外來聲音時,腦中的耳鳴聲就變得容易察覺,這都是正常的,毋須擔心。」但如耳鳴情況持續,或者覺得和聽力下降有關,尤其只有單邊耳朵出問題,又或伴隨其他相應症狀,如耳朵脹悶、頭暈等便應求診。 弱聽致耳鳴明顯 有研究指,持續耳鳴人士中有70%患有弱聽。黃嘉輝指出,引致弱聽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耳垢或其他東西閉塞耳道、耳膜破損、耳骨受損或硬化、中耳積水,又或耳蝸、聽覺神經因為病毒感染、血管阻塞、藥物等而出現損傷,甚至大腦皮層、內耳部分或神經線有良性腫瘤,都可令聽力下降,並出現耳鳴。」如屬退化,一般會由高音開始漸漸聽不到,到影響中音、溝通出現困難始發現弱聽,過程需要數年甚至更長時間;但如果是感染、血管閉塞,則可能在數小時內聽力變差。 針對病因解決問題 醫生除問症外還會做一些檢查,如透過顯微鏡或內窺鏡觀察耳道和耳膜,有需要會做純音測試,檢查空氣傳聲及骨傳聲有沒有問題,以聽力圖比較兩邊耳朵,如有分別則會做磁力共振檢查內耳結構。治療上,如屬簡單發炎問題,可透過注射或口服類固醇去消炎;若為中耳積水,並已排除腫瘤阻塞耳咽管,可於耳膜開一個小孔,放入導管排走積水。另外,耳骨問題、耳膜破損、發炎組織黏住耳骨、耳骨硬化等令聲音傳導出現問題,就有機會透過手術改善聽力,從而減少察覺到耳鳴的存在。聽力退化的話,就可靠助聽器去改善,惟不少患者會覺得聲音變得不同和感到不適,而不願意使用。 保護聽覺 黃嘉輝認為,聽力退化是人生必經階段,但仍有方法推遲,「首先健康生活都有幫助,減少血管的受損,確保內耳毛細胞的血液供應和新陳代謝。另外,避免用棉花棒清潔耳道,易使耳垢塞住耳道,繼而發炎或弄穿耳膜,會加劇聽覺受損程度。如工作環境多噪音,就要戴耳筒保護聽覺,避免職業性失聰。戴耳機聽歌不宜太大聲,長時間85分貝或以上就會損害聽力。」 長期用棉花棒挖耳清耳垢 致耳道長滿霉菌流膿 婦人咳嗽耳鳴聽力變差【3點預防耳朵發霉】 原文: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耳鳴是弱聽先兆-/312021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耳鳴】耳機音量長期高於一半 或損害聽力

不論是坐車、做功課,及工作,不少人都習慣戴耳機聽音樂。聽音樂可以紓緩壓力,亦可放鬆心情,但是要留意,如果音量長期大於總音量的一半或以上,可能會損害聽力。 72%出現耳鳴 台灣曾有研究指出,如果音量長期開到8格或以上,5年內每周聽音樂逾5日,每日聽一小時或以上,有72%出現耳鳴,45%有機會出現永久性失聰。 聽不到25分貝屬輕度聽力障礙 一般公共場所約為50分貝,鬧市則大約為85分貝,只要持續留在90分貝的環境約8小時,我們的內耳就會有受損的風險。如果聽不到25分貝以下的聲音,就已經屬於輕度聽力障礙。 聽歌不超過一小時 要保護聽力,耳機音量最好維持在1至5格,每日用耳機聽歌不超過一小時,另外在嘈雜的環境,應盡量避免將耳機聲量調高。以蘋果設備為例,其音量的最高輸出為120分貝,即指只要將音量維持在70%以上,就不用太擔心。 要注意,如果耳朵出現以下的症狀,就需要就醫。 長期用棉花棒挖耳清耳垢 致耳道長滿霉菌流膿 婦人咳嗽耳鳴聽力變差【3點預防耳朵發霉】 原文: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聽力問題-耳機音量長期高於一半-或損害聽力/341337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physician before…

【頭暈】耳水不平衡定耳石移位

頭暈原因常言是耳水不平衡,亦即美尼爾氏症 近年頭暈處理手法又謂耳石復位,究竟頭暈原因有哪些?我們又是否分辨清楚耳水不平衡與耳石移位? 高低血壓皆可致暈,前者伴頭脹欲裂,並頸項牽扯疼痛 低血壓症狀發作頭暈時如眼前一黑,臥至坐或坐至站的體位升高過程中,尤為容易誘發症狀。而耳水不平衡與耳石移位亦可引起頭暈,但程度嚴重,並自覺天旋地轉,欲嘔又止。此兩者病位同為內耳問題,卻疾病機理各異,易被混淆:耳水不平衡會伴耳鳴,聽力減退,及耳內自覺脹滿梗塞,病況發作持續,十數分鐘或維持整天不等;耳石移位則不伴有耳鳴或聽力障礙,常發作於起床時段,轉身加重,症狀時間較短於數分鐘內,但日間無症狀生活如常。 耳水不平衡的病因眾說紛紜,但較受接納者為內耳淋巴腫脹 耳水不平衡的病因眾說紛紜,但較受接納者為內耳淋巴腫脹,耳蝸淋巴液偏移走位至半規管平衡器處,聽覺感受器同病,故此會兼見聽覺障礙;耳石移位可以因頭部碰撞,耳石鬆脫跌進負責平衡感的半規管,耳石在滾動走位時會錯誤刺激半規管、引發失衡感覺,患者不自覺眼球震動飄移,天旋地轉頭暈劇烈。 要診斷耳水不平衡,除眩暈外,患者會出現前述耳鳴、耳塞感症狀 要診斷耳水不平衡,除眩暈外,患者會出現前述耳鳴、耳塞感症狀,並聽力下降,若作診斷測試,更能仔細發現低頻聲音敏感度下降;耳石症先要排除耳鳴耳聾症狀,而典型耳石症發作時症狀維持時間短,並以臥床轉身眩暈加重為特點,若作診斷Dix-Hallpike測試,患者可出現眩暈感,外觀可看到眼球震顫或飄移轉動現象。 耳鼻喉醫生會進一步作內耳的前庭功能測試 若頭暈並非以上典型病症,但又懷疑為內耳問題者,耳鼻喉醫生會進一步作內耳的前庭功能測試,引發可測量的眼移動,比較左右耳反應。 長期用棉花棒挖耳清耳垢 致耳道長滿霉菌流膿 婦人咳嗽耳鳴聽力變差【3點預防耳朵發霉】 原文: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276578/耳水不平衡與耳石症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for general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Readers should consult their…

【耳鳴】問醫生:耳鳴原因多 可發炎可生癌

觀:為何會有耳鳴?是否聽覺受損? 陳:耳鳴不是一個疾病,它是一個病徵。這個病徵的背後有很多可能性。醫生會先檢查耳朵,輕微的問題可以是耳垢或外耳道發炎;嚴重的可以是神經線受損,甚至聽覺神經腫瘤。另外,因為耳鼻相通,不一定是耳朵問題才會出現耳鳴。例如:鼻咽癌常見或最先出現的徵狀是耳鳴。一旦出現耳鳴,不容忽視;建議找醫生詳細檢查,查出原因,根治問題。 鄭:每天都有耳鳴病人前來求診。根據個人經驗,不少人都誤解耳鳴。「鳴」即響亮,或者多了一些聲音的意思;聽不清楚不是耳鳴。醫生先要跟病人好好溝通,界定耳鳴的意思,才能跟進。 玩App測聽力兒戲 觀:有電話 App 提供聽力測試(包括聽覺的敏銳度、在噪音中聽到說話的能力等),可信嗎? 陳:坊間有很多聽力測試 App,不能夠一概而論。一個正規的聽力測試,需要合適的環境及精準儀器。這些 App 可以十分粗略的測試聽覺,但並不能準確分析,無法得知聽覺神經細胞受損的層面和程度。如有疑問,建議向醫生求助。 觀:給予大家一些參考資料,一個正規的聽覺測試及評估大約需數百元。如有需要,不妨詢問家庭醫生,作出轉介。 經常耳水不平衡 恐損聽覺神經 觀﹕耳水不平衡出現耳鳴,會否導致失聰? 陳:耳水不平衡是一個常見問題。在耳鼻喉科範疇,耳水不平衡即是內耳耳壓過高;由於內耳裏的黏膜受壓,導致耳鳴、頭暈、神經線弱聽等徵狀。如果沒有好好控制病情,耳水不平衡可能復發。而每次復發,聽覺神經可能受損;復發愈密,聽覺神經愈來愈差。至於耳水不平衡導致失聰,並不常見;但也視乎病人的年齡、體質、有否其他內科疾病、有否退化問題等。 鄭:很多病人以為耳水不平衡是一個病徵;它其實是一個疾病,徵狀包括:旋轉性的暈眩(可能由於改變姿勢或移動頭部引起)、反胃、作嘔等。雖然簡單藥物可以治理,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關係到內耳問題,醫生需要作出詳細檢查,排除腫瘤、中風、糖尿等嚴重疾病。 聽覺衰退 高音最先消失 觀﹕做了聽力測試,結果是有些高音聽不到。聽覺開始退化,會否日漸變聾? 陳:相比中音和低音,高音聽覺神經比較脆弱。因此,當我們的聽覺開始衰退,高音會先行退化。如果病人出現高音弱聽,最困擾的就是聽不到門鐘或者電話響聲。我們日常說話,夾雜高中低音;尤其英語,比較高音。不論看電視或是對話(尤其英語),病人往往會說聽到「一嚿嚿」聲音,聽不清楚內容。 長期用棉花棒挖耳清耳垢 致耳道長滿霉菌流膿 婦人咳嗽耳鳴聽力變差【3點預防耳朵發霉】 原文: https://health.mingpao.com/問醫生:耳鳴原因多-可發炎可生癌/ The information on this…